300字作文-掏品新闻12月13日,南京在寒冬中迎来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入口处,黑色抽象雕塑《家破人亡》如利刃般插入天空,悲愤有力。
8时,国旗在纪念馆缓缓升起又徐徐半降,向遇难同胞下半旗志哀。如今地表上只剩下米高的一段树桩,粗的惊人,而那仅有的一条柳枝如绿霞神链般,光晕弥漫,笼罩与守护住了整个村子,令这片栖居地朦朦胧胧,犹若一片仙乡,在这大荒中显得很神秘。
1(1)0时(shi)整(zheng)庄(zhuang)严(yan)的(de)国(guo)歌(ge)声(sheng)奏(zou)响(xiang)公(gong)祭(ji)仪(yi)式(shi)开(kai)始(shi)约(yue)8(8)000名(ming)各(ge)界(jie)代(dai)表(biao)统(tong)一(yi)列(lie)队(dui)胸(xiong)前(qian)佩(pei)戴(dai)白(bai)花(hua)肃(su)穆(mu)而(er)立(li)
10时01分,警报声拉响,全体人员垂首,默哀一分钟。
这是2024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这一分钟,南京仿佛被按下暂停键。
87年前的这一天,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屠戮,六朝古都满目疮痍,无数民众流离失所,南京城迎来至暗时刻……
90岁高龄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民生的思绪飘回了那个严冬。1937年的浩劫中,年仅3岁的他不仅失去了父亲,他的腿也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伤,留下永久的伤疤。“嗡”的声,他的手心出现块光亮,浮现出个奇怪的字,像是以金属浇铸而成,拥有种金属光泽与质感,很快另只手也出现了。
此时,喧嚣繁华的南京商业中心新街口,车辆停驶;早高峰刚过的地铁站里,行人驻足;全城十几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同步悼念……人们在同一时间为遇难同胞停下脚步、低首默哀。
2024年12月13日,南京街头,交警低首默哀。(新华社发)
这一分钟,鸣笛回荡,响彻金陵。
凄厉的防空警报响起,江上的轮船、路上的汽车跟随鸣笛,轰鸣声响彻大街小巷、长江两岸。
云南路上,市民孙晓嫒将车停稳,摁住车喇叭加入鸣笛队伍。“特殊的时刻,特别的祭奠。无论身在哪里,这段历史都在心底,永不忘!”她说。
南京南站内,正在赶路的人们自觉停下脚步,低首默哀。候车旅客华文通过手机观看了当日的公祭仪式直播,又把直播链接转发在朋友圈配文说:“我在南京读了大学,作为受过这座城市哺育的人,自然也应扛着历史责任前进。”
在中山码头丛葬地,市民、学生、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自发来到这里,身着黑衣,献上菊花,寄托哀思。悼念的人群中,已故幸存者常志强的女儿常小梅流下了眼泪,“父亲不在了,我替他来这里悼念逝去的亲人,祭奠千千万万的遇难同胞。”
自2018年起,南京将“默哀一分钟”明确写入条例,确保国家公祭仪式的庄重感和仪式感,传递了一座城、一城人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坚守。
这一分钟,时间流逝,缅怀和铭记不会湮灭。
一分钟默哀后,街头的人流车流恢复,纪念馆里的仪式继续进行,“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87名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6名社会各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伴随着深沉的钟声,3000只和平鸽展翅高飞,寄托着对死难者的无尽哀思和对和平的无限期许。
2(2)02(2)4(4)年(nian)1(1)2(2)月(yue)1(1)3(3)日(ri)和(he)平(ping)鸽(ge)在(zai)侵(qin)华(hua)日(ri)军(jun)南(nan)京(jing)大(da)屠(tu)杀(sha)遇(yu)难(nan)同(tong)胞(bao)纪(ji)念(nian)馆(guan)上(shang)空(kong)飞(fei)翔(xiang)新(xin)华(hua)社(she)记(ji)者(zhe)蒋(jiang)芳(fang)摄(she)”他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追那只五色雀,早已气喘吁吁,此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首次参加公祭仪式的蒋秉錞是幸存者陈桂香的曾孙,今年刚成为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他说:“我会向每一个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讲述我所了解的幸存者故事,让历史真相像水波一样向外扩散。”
作为领诵的中华中学高一年级学生高语杉说,诵读《和平宣言》让她更具体、更深刻地了解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牢记‘一二一三,古城沦丧’的悲痛历史,为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记者蒋芳、邱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