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①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传说牛郎和织女这天在天河的鹊桥上相会。鸾扇:上面绣有凤凰图案的掌扇。鸾,凤凰一类的鸟。扇,指掌扇,古时模仿雉尾而制成的长柄扇,用于坐车上,以敝日挡尘。凤幄:闺中的帐幕;绣有凤凰图案的车帐。星桥:鹊桥,传说七夕这日天下的喜鹊都飞往天河,为牛郎和织女相会搭桥。④农月:农忙季节。倾家:全家出动。事南亩:在田野干活。事:动词,从事。南亩:农田的代称。②一窗间:指画幅不大。
【作品介绍】 ①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邀:邀请。至:到。②迥:迂回。景:日光,指时间。延:长。⑫一朝蒙雾露:一旦受雾露风寒所侵。蒙:受。分作沟中瘠:料到自己一定成为沟中的枯骨。分:料,估量。沟中瘠:弃于沟中的枯骨。如此再寒暑:在这种环境里过了两年了。百沴自辟易:各种致病的恶气都自行退避了。这是说没有生病。(6)纤尘:微细的灰尘。
【作品介绍】 ①自宽:自我宽慰。人情:人心。翻覆:谓反覆无常;变化不定。①历览:遍览,游遍了。旷周旋:久不游览。旷,荒废,耽搁。周旋,应酬,打交道,这里指前去游赏。⑤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作品介绍】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②非:不是。浮云:天上的云。闹:喧哗。①翠葆:指草木新生枝芽。竹径成:春笋入夏已长成竹林。跳雨:形容雨滴打在荷叶上如蹦玉跳珠。⑤丈夫:大丈夫,陆游自指。在:存。立:指立身处世,即立德、立言、立功。逆虏:指金侵略者。运:国运,气数。
【作品介绍】 ⑤跻攀:犹攀登。唐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跻攀,傲睨俯峭壁。”②内人,宫中歌午艺妓,入宜春院,称“内人”。①青玉案:词牌名。“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凤箫:箫的美称。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①微阴:浓黑的云。翳:遮蔽。阳景:太阳光。
【作品介绍】 ③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⑪个:如此,这般。
【作品介绍】 ①才道:才知道。凄迷:凄凉迷乱。红泪,形容女子的眼泪。怡:一作“招”。
【作品介绍】 ⑤耘田: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未解:不懂。供:从事,参加。傍:靠近。②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①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城外:一作“城上”,一作“城下”。①艳质:指女子艳美的资质,这里指诗人怀念的“湘灵”。无由:没有办法。寒衾:冰凉的被子。衾,被子。亲:动词,亲近、接近,这里指挨着身子,接触肌肤。
【作品介绍】 ②龙山:隐喻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的发源地,也有称为“方山”的。方山是指中岳嵩山的南麓两山之间,是夏族群的生息繁衍之地,也是中华第一个王朝夏朝、夏禹国的诞生地—河南登封。②老木:枯老的树木。’②力不齐:指讨伐董卓的诸州郡将领各有打算,力量不集中。齐:一致。踌躇:犹豫不前。雁行:飞雁的行列,形容诸军列阵后观望不前的样子。此句倒装,正常语序当为“雁行而踌躇”。
【作品介绍】 ②一窗间:指画幅不大。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