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掏品新闻

文 / 五行

星巴克又有人事调整了!

12月10日,《晚点 LatePost》独家报道,星巴克中国已任命杨振(Tony Yang)为公司 CGO(首席增长官)。这是星巴克中国首次设立首席增长官职位,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在竞争愈发白热化的中国咖啡市场,找到第二条增长路径。

确实,星巴克最近的财报数据不太好看:10月31日,星巴克发布的2024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业绩报告显示(截止到9月29日):2024财年,星巴克中国营业收入29.58亿美元,同比下降1.4%;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8%,其中同店交易量与去年持平,受促销等影响,平均客单价同比下降8%。

一度占领中国咖啡市场高地的星巴克为何频频遇“冷”?

01 “宏大叙事”失灵

今年2月,彭博社的一则报道令咖啡市场有人欢喜有人忧:

2023年,瑞幸总销售额约248亿元(约合34.5亿美元),超过星巴克在中国的可比年销售额31.6亿美元,成为中国市场最大咖啡连锁品牌。“祭灵,请保佑族人,让孩子们打到肥美的猎物,平安归来。

中国咖啡市场“老大”就这样易主,多少让人有些唏嘘!

要知道,星巴克也曾是“祖师爷”级别的存在,不仅首次将咖啡带入中国市场,还依靠“第三空间”的宏大叙事,打造出其他品牌一直模仿却从未超越的咖啡社区文化。

所谓“第三空间”,就是把咖啡店视为家与办公场所以外的社交去处。星巴克通过打造宽敞、舒适的环境,提供免费的Wi-Fi和电源插座,营造出一种既适合休闲也适合工作的氛围。

对很多精英人群和都市白领来说,在星巴克品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靠这种差异化定位,星巴克在中国咖啡市场20年来一直稳坐头把交椅,过得顺风顺水。

图源:AI生成

可谁料时移世易,一场席卷全国的消费降级以及本土品牌的疯狂扩张,将星巴克打了个措手不及。

2015年,拼多多横空出世,以超低价竞争生生把中国消费市场的规则改写,之后阿里巴巴、京东们也纷纷加入低价战团。

再然后,经历近10年的市场教育,不止乡村大姨们爱上高性价比,连Z世代们也开始迷恋“9块9包邮”了。

据尼尔森IQ《2024中国消费者展望》调研,与2023年初调研相比,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整体上升,在意低价的消费者占比从20%上升至35%;看重性价比、多平台比价的消费者占比从28%上升为30%,而追求进阶价值和购买偏好品牌的消费者整体占比从52%下降至35%。

代表着消费新生力量的年轻人,正在追求一种“精打细算”的奢侈,品牌已经很难从他们钱包里多拿走一分钱了。

比起以往更关注品牌和体验,他们如今更在意“提神醒脑”这样的功能。

“只要能提神,喝什么都一样”,每天必喝咖啡的程序员小W这样说。

于此同时,洞察到这波趋势,以瑞幸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品牌开始发力。

他们“卷”店铺规模,“卷”价格,以近乎疯狂的姿态在咖啡市场攻城略地。

2017年成立的瑞幸咖啡,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截至第三季度末,门店数量已达21343家;而在10月22日刚满2岁的库迪,其全球门店数量已突破1万家,并且还官宣到2025年底门店总数要突破5万家。

而深耕中国20多年的星巴克目前在中国门店数为7596家。

于此同时,瑞幸还发起了“9块9价格风暴”,库迪更是放出“全场9.9元促销再战3年”的豪言。

再加上全国各地还有大大小小的咖啡店49691家【世界咖啡门户(World Coffee Portal)截止到2023年末数据】,以及沪上阿姨、喜茶等新茶饮也挤进咖啡赛道,这个市场可谓竞争激烈。

所以星巴克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需求端,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供给端,越来越多品牌涌入咖啡市场,且用广铺渠道、低价抢夺用户。

试想,当到处可以买到9.9元一杯的咖啡时,还有多少人愿意坐在星巴克喝上一杯30多元的咖啡呢?

02 “高冷”星巴克脱下长衫

“109元咖啡5次卡”,可选热门饮品“大溪地风情绵云冷萃”;

“16点下午茶限定特饮”44元起,可得3杯星巴克;

“椰香可芮朵”最低到手价5.5元......

这是今年双十一星巴克在美团推出的预售活动,一度让星巴克的死忠粉们心情复杂。

一方面,能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同等产品和服务当然很开心,可另一方面缺了那种“独有的尊贵体验”又让他们有些失落。

这何尝不是星巴克的无奈之举?

尽管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一再强调,星巴克并不打算参与价格战,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咖啡和社区建立人文联结,创造独特的“体验式咖啡品牌”。

但(dan)是(shi)面(mian)对(dui)对(dui)手(shou)祭(ji)出(chu)的(de)低(di)价(jia)王(wang)牌(pai)星(xing)巴(ba)克(ke)根(gen)本(ben)打(da)不(bu)过(guo)既(ji)然(ran)打(da)不(bu)过(guo)那(na)就(jiu)加(jia)入(ru)

于(yu)是(shi)向(xiang)来(lai)高(gao)冷(leng)的(de)星(xing)巴(ba)克(ke)开(kai)始(shi)脱(tuo)下(xia)长(chang)衫(shan)各(ge)种(zhong)隐(yin)形(xing)降(jiang)价(jia)纷(fen)纷(fen)袭(xi)来(lai)

除了前文提到的双十一活动外,临近年终岁末,星巴克又推出”旅行熊猫系列6折起”“棕金鎏光系列新品8.1折起“ “欢乐萌宠系列5折起” 等优惠活动,期望挖掘更多潜在用户。

图源:星巴克天猫旗舰店

于此同时,星巴克还瞄准了下沉渠道,开始向中国的县城进击。

2023年,星巴克开始将中国市场的3000多个县城纳入战略视野。

2024财年末,星巴克中国门店已经覆盖了接近1000个县级市场,且仅2024财年,就新进入166个县级市场,数量较上一财年接近翻倍;并且第四财季,又新打入了中国78个县城。

如此“高举高打”之下,效果如何呢?

从数据来看,星巴克中国的单店运营效率下降了。

第四财季,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下滑14%,其中客单价下滑8%,订单数量下降6%,和去年同期形成鲜明对比。2023年同期,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增长5%,同店交易量增长8%,平均客单价下滑3%。

店越开越多,销售额、客单价、订单量却越来越低,难怪星巴克要招CGO了。

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的成本结构中,店铺经营占大头。

根据《YiMagazine》相关报道,星巴克开店以大店为主,店铺经营成本(包括租金和员工福利)占收入比重达42%,是星巴克最大的一项成本。与之相比,瑞幸的这项成本占比只有25%,它最大头的成本项是原材料,占营收比重约为41%,同时,配送和营销成本占比13.3%,

这样一来,星巴克开的店越多,就面临越大的成本压力。

不(bu)过(guo)在(zai)供(gong)应(ying)链(lian)方(fang)面(mian)星(xing)巴(ba)克(ke)具(ju)有(you)优(you)势(shi)一(yi)位(wei)业(ye)内(nei)人(ren)士(shi)告(gao)诉(su)节(jie)点(dian)财(cai)经(jing)一(yi)杯(bei)2(2)8(8)元(yuan)的(de)星(xing)巴(ba)克(ke)咖(ka)啡(fei)原(yuan)料(liao)成(cheng)本(ben)大(da)约(yue)为(wei)4(4)元(yuan)也(ye)就(jiu)是(shi)占(zhan)收(shou)入(ru)比(bi)1(1)4(4)3(3)远(yuan)低(di)于(yu)瑞(rui)幸(xing)并(bing)且(qie)近(jin)两(liang)年(nian)星(xing)巴(ba)克(ke)在(zai)中(zhong)国(guo)云(yun)南(nan)有(you)了(le)咖(ka)啡(fei)豆(dou)供(gong)应(ying)商(shang)供(gong)应(ying)链(lian)成(cheng)本(ben)被(bei)进(jin)一(yi)步(bu)优(you)化(hua)了(le)

但问题在于,如果下沉市场包括一线市场的规模上不去,即使成本再低,也无法实现增长。

更别说为了招揽下沉市场用户实施补贴策略,使利润空间被一再挤压。

所以,星巴克的“下沉”真的是个好主意吗?

03 真能既要又要?

2023年4月,在贵州黔西南自治州的一个小县城兴义,当地第一家星巴克开业了。据说在店还没开之前,就有500人加入了店长拉的微信群,网上更是有一大群贵州人表达着惊喜:小县城竟然有星巴克了!

不过这也折射出星巴克的尴尬:县城的人们欢迎星巴克,但却并不消费星巴克。

一是因为下沉渠道的用户对价格更敏感。

在人均3000-5000元月薪的县城人眼里,动辄30几元一杯的星巴克太贵了!

“走进县城星巴克的人,戴着名牌的手表,或者穿着名牌鞋子包包,很多是公务员和富二代。”石村所有人都知道,老族年轻时曾与村十几个强的族人去过遥远的地尽头,在外界闯荡过。

在某县城星巴克工作的店员小米这样说。

相比之下,9.9元的瑞幸、库迪、6-8元的蜜雪冰城才是他们的最爱。

第二就是在下沉渠道人人过着“慢生活”,“第三空间”的概念很难打动他们。

一线城市的快节奏、高压力,是星巴克能够落地的基础。无论是用一杯美式唤醒一天的能量,还是在星巴克聚会休闲,或者就是静静地坐在店里,忙碌的打工人总能在“第三空间”找到片刻的安宁。

但在县城,最不缺的就是空间和时间。县城人可以在游乐场、剧本杀、小酒馆、甜品店,甚至美容院、棋牌室……享受所谓“第三空间”,并且价码远比星巴克合适。

而且他们心中的“第三空间”是这样的:抖音外放、高谈阔论,一坐一下午在玩手机-充电-喝咖啡-上厕所之间反复循环.......这显然和星巴克本意的“第三空间”格格不入。

于是,那些看重体验的老粉们被“劝退”了,星巴克自己也在“宏大叙事”和“下沉策略”之间来回拉扯:

既想保留高端品牌的灵魂,强调空间、氛围、体验,走高质高价之路,又想在下沉市场落地生根。可是“高价”和“下沉”,这天然就是一对矛盾。这是一个很小的孩子,只有一两岁的样子,刚学会走路没几个月,也在跟着锻炼体魄。

这样两相一比较,星巴克在“宏大叙事”上反而来得更得心应手。

美国知名投行TD Cowen今年5月的研究发现,在中国快餐服务和咖啡连锁品牌中,星巴克的认知程度仍稳居第一。

而且会员粘性也非常高,打开@星巴克中国公众号,随处可见10万+阅读量的文章,会员也和官方积极互动,充满温情。

与此同时,星巴克还在不断升级自己的会员服务。

今年6月,星巴克的会员体系“星享俱乐部”,在原来银星、玉星、金星之上又增设“钻星”级别,钻星会员能够享受到更多个性化的权益,比如优先点单、生日专属礼物、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的专属咖啡之旅等。

同时,星巴克还与希尔顿集团展开合作。这使得星巴克的会员入住希尔顿酒店,可以享受额外积星奖励;希尔顿的会员在星巴克消费时,也能获得积分。此外,星巴克金星及钻星会员在希尔顿的快速升级活动中,还有机会更快地升级为希尔顿金会籍,享受更多的酒店服务和权益。

精英人群可太吃“尊享”这一套了。

财报显示,过去一年星巴克中国新增星享俱乐部活跃会员达150万,活跃会员规模达2350万,会员总数达到了1.379亿,会员销售占比达74.4%。

可以说,通过这样的“宏大叙事”,星巴克既提升了品牌溢价,又吸引到高端潜在人群,把老客以及核心人群牢牢地抓在手中,这场高端局玩得漂亮!

但是回到现实问题,不想放弃下沉市场的星巴克,该如何让高端属性和下沉市场适配?

此次被任命的CGO杨振能改变星巴克的窘境吗?

杨振早些年有在宝洁、百事担任市场工作的经验,后来又去优酷、阿里巴巴负责文娱品牌推广与市场策略,还涉足数字化营销前沿,出任特赞总裁及合伙人,直至加入极越汽车,负责用户发展板块。

有业内人士分析,他被星巴克寄予厚望进行产品创新、营销拓展,并实现从研发、经营到营销的数字化,以促增长。

不过这里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数字化。一方面,数字化业务(专星送和啡快)贡献了星巴克52%的销售额,可另一方面它又让用户在店内待得时间越来越短,离星巴克构建的咖啡社区也越来越远。

同“高端”和“下沉”的矛盾一样,“数字化”和“第三空间”的矛盾也被摆到了杨振面前。

他将如何应对?

发布于:山东省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4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