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个直辖市-掏品新闻

9月24日以来,永辉超市开启“妖股”模式,股价累计大涨180%,市值净增超360亿元。期间出现多次涨停、跌停,但整体波折大涨,惊诧资本市场。

图:永辉超市股价走势,来源:Wind

那么,永辉超市股价一飞冲天背后,是预期基本面困境反转?亦或是单纯资金面狂怼驱动呢?

01 股价爆发之谜

本轮股价暴涨之前,永辉超市市值徘徊在200亿上下,较历史巅峰千亿缩水800亿,创下2010年上市以来最低水平。如此拉胯的市场表现,让战略大股东——牛奶公司、京东对永辉失去了耐心,于是疯狂寻找接盘者。

9月23日,永辉超市正式官宣,名创优品实控的骏才国际宣布出资约62.7亿元,收购牛奶公司和京东各自持有的21.08%、8.32%永辉超市股份,以持股29.4%成为永辉第一大股东。

对于这笔交易,名创优品投资者起初并不好看,9月24日股价一度暴跌近40%,收盘重挫24%。对于被收购方的永辉,自然是利好,毕竟要换大股东了,市场自然期待新大股东带来新变化。

于是,永辉超市开启了本轮爆发行情,连拉数个涨停板。如果单纯是大股东易主,股价或许很快会偃旗息鼓,但恰巧碰上了A股大盘史诗级行情。

彼时,中国央行、财政部等多部门轮番出台多项令市场亢奋的刺激政策,沪深京三市迎来了一波轰轰烈烈的估值大修复。

期间,资本市场对于12月政治局会议定调刺激消费展开激烈博弈。市场主流预期是进出口这架马车会受到特朗普上台加征关税的冲击,经济稳增长几乎必然需要刺激内需,而基建、房地产无法承担重任,那么几乎必然会想方设法刺激消费这架马车。

事实上,确实如此。12月9日,政治局会议落地,明确提及“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在此之前,港A两市与消费密切相关的商超零售、日化商品板块迎来了一波大爆发。其中,永辉超市、一鸣食品是A股市场典型代表,港股代表则是蓝月亮、名创优品。

可见,永辉超市在短时间里的大幅暴涨,更多来源于A股大市回暖之下,资金面疯狂抱团驱动。

02 商业模式遭重创

2021年,永辉超市营收910.6亿元,同比下滑2.29%,归母净利润为-39.44亿元。这是2007年有财务披露数据以来,首次出现收入负增长、利润亏损的情况。

图:永辉超市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来源:Wind

永辉经营出现拐点后,营收连续下滑至今。归母净利润表现更是惨不忍睹,三年累计亏损超过80亿元,陷入实实在在困境之中。

这其实不仅是永辉超市一家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披露,2023年超市业态零售额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在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中,12家超市上市企业里,有7家出现同比下滑。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超市业态盛极而衰呢?

超市这门生意,说到底,还是赚线下流量的钱——从供货商拿货,在通过超市平台把货卖给消费者,赚取中间环节利润。倘若超市极度依赖的线下流量不断被蚕食,那么经营自然会受到重创。

众所周知,中国线上电商销售规模越来越大,已达到令超市业态陷入经营困境的临界点。2007年,中国网络零售规模占社会零售总额的0.6%,远低于彼时连锁百强零售企业的11.2%。到2023年,前者已经占比高达32.7%(较2018年大幅提升9.1%),后者已经萎缩至4.3%。

除线上电商不断蚕食外,中国超市业态线下流量也不断被便利店、零食量贩店等小店分流。

主打便利店经营的红旗连锁,门店数不断扩张,到2024年上半年已经膨胀至3655家。经营收入持续保持正增长,利润整体亦维持较好表现。净利润率更是A股超市板块最高,达到5%。从红旗连锁经营状态来看,对永辉这类商超流量造成了不小压力。

此外,近几年零食量贩店快速崛起,到2023年数量已经突破2.2万家。该模式契合了消费者“多快好省”底层需求,且绕开层层经销商,直接对接零食厂家,平均售价较商超渠道价格低20%-40%,笼络了大批消费者,对传统商超进行了不小分流。

线上电商规模大幅持续增长、线下渠道又遇创新业态,均对传统商超这类承担“中间商”的生意模式造成了显著冲击。

其实,以线下为主的大型零售企业收入拐点早已经出现在2018年,此后步入下行周期之中,2023年转为负增长。而利润拐点时间更早,出现在2017年第三季度,此后增速不断波折下滑,到2022年第二季度出现亏损,此后再未回到正盈利状态了。

图:大型零售企业总也业态净利润指数,来源: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可见,永辉超市依赖传统线下流量赚钱的商业模式已经陷入了困境,且是不可逆的。

03 胖东来无法规模复制

在整个传统商超集体陷入困境的大背景下,依然会有一些商超企业表现优秀,实现逆势增长。比如胖东来就是其典型代表。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3中国连锁TOP100》榜单,胖东来以13家门店107亿元的销售额排在榜单46位,净利润为1.4亿元。另外,截止今年11月26日,胖东来集团累计销售146.38亿元,且单店盈利已超所有商超上市公司。

许昌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张庆一曾这样评价:胖东来从20多年前一个街边烟酒店,现在发展成为中国商超界的天花板。

胖东来取得亮眼成绩以及频上媒体热搜,吸引了永辉超市的关注。今年5月以来,永辉超市计划调改胖东来模式的门店升至40-50家。10月19日,永辉首家完成调改的门店——北京石景山喜隆多店重新开业。首日该门店销售额为170万元,是调改之前平均日销售额的6倍之多。

据网传,永辉调改门店,将面点熟食从原来的5%增加至30%,生鲜品比例保持在20%,并且增加直营品。此外,效仿胖东来,增加员工收入与福利,驱动员工做好服务。

那么,永辉超市能够依靠胖东来模式王者归来吗?

首先,胖东来模式与传统商超模式有本质区别。胖东来在商品结构有点类似山姆会员店、开市客,推出大量自有品牌,且通过提高员工收入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当然,高品质高服务,也决定了胖东来主流商品价格不会低,覆盖人群会相对有限。

然而,永辉这类全国化商超,会覆盖更大体量对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其经营核心竞争力依旧是成本、价格,而不是服务和自有品牌商品。

此外,胖东来之所以成功,除模式独特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深耕区域化。截止2023年,胖东来门店总数仅13家,均集中在河南省许昌市和新乡市。

在一个区域市场,胖东来可以深耕供应链,把利润率做出来,反哺员工收入,形成一个正向良性循环。一旦把此经营模式放大至全国市场,因供应链冗杂,并不好把控,恐将很难有效降本增效。

可见,胖东来模式更加适合小而美的区域市场,对于永辉这类全国商超龙头,很难实现模式的大规模复制。因此,胖东来模式或很难将永辉带出经营泥沼。

正因如此,今年5月胖东来帮扶永辉超市方面的讯息,短暂在资本市场引发了躁动,但很快又偃旗息鼓,重回跌势,直到9月底大市火爆才迎来大反弹。

市场长期来看是一台称重机,短期来看是一台投票机。永辉超市股价大爆发,更多属于资金短期的“投机”,而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名创优品入主大股东、胖东来帮扶永辉迎来实质性改变。

当前,永辉超市PB估值高达9.88倍,位于2010年上市以来最高水平(因利润为负值,PE不具备参考性)。股价亢奋表现与深处困境的基本面脱节,那么也意味着有不少泡沫。

倘若困境反转下的基本面不及预期,一旦未来大市疲软,亦或市场风格转变,永辉超市或将面临不小动荡风险。

发布于:北京市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4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