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掏品新闻

有意思的是,不少人将刀郎比作“中老年人的周杰伦”,甚至被粉丝视为儒释道贯通、文曲星下凡的“刀神”。这一现象背后,仅仅是怀旧情结的回潮,还是互联网时代又一次的集体造神奇观?

01

中老年人追星也疯狂

自去年新专辑《山歌寥哉》在社交媒体引发全民关注后,今年8月,刀郎选择出山,“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回演唱会”拉开帷幕,官宣在成都、广州、南京、澳门四城开演。尤其是澳门站,不仅16000张门票迅速售罄,更因火爆的市场需求临时宣布在合肥和厦门增设场次。

线下演出的火热,也带动了线上流媒体收听的暴涨。据音乐先声观察,在首站成都站两场结束后,刀郎首作品以屠榜之势“承包”了QQ音乐和酷狗音乐的飙升榜前25位。其中,《喀什噶尔胡杨》《冲动的惩罚》《西海情歌》等热门经典曲目更是登顶常客。

如前所属,刀郎的粉丝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比如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85岁的高龄粉丝,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钻石粉奶奶”,甚至刀郎本人也亲切地叫她“奶奶”。这位老人从2004年起就被刀郎的音乐所吸引,从60岁到80岁,可以说是一路陪伴刀郎的演艺之路。

今年年初,“刀迷”们还在上海、新疆地举办了刀郎作品研讨会,共同深入探讨、研究刀郎的音乐佳作,挖掘其深厚的艺术内涵与价值。有趣的是,有刀迷建议,各大院校应为刀郎的所有歌曲作品建立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当然,也有强到难以想象的人类,媲美其他物种的绝顶战力,神威无匹,可称之为人族天骄。

刀郎作为流量密码,在社交媒体上,也诞生了不断产出刀郎作品深度解析的“刀学”博主,如宋继承观点、文学教授柳倩月等。有博主在视频中提议,应将刀郎列为四川内江的“一师二相三状元四大家”之中。

如(ru)果(guo)稍(shao)加(jia)了(le)解(jie)会(hui)发(fa)现(xian)在(zai)短(duan)视(shi)频(pin)上(shang)不(bu)管(guan)是(shi)刀(dao)郎(lang)个(ge)人(ren)主(zhu)页(ye)还(hai)是(shi)刀(dao)学(xue)博(bo)主(zhu)的(de)主(zhu)页(ye)花(hua)式(shi)膜(mo)拜(bai)随(sui)处(chu)可(ke)见(jian)狂(kuang)热(re)粉(fen)丝(si)甘(gan)愿(yuan)被(bei)称(cheng)为(wei)刀(dao)吹(chui)刀(dao)郎(lang)被(bei)称(cheng)作(zuo)刀(dao)神(shen)在(zai)刀(dao)吹(chui)口(kou)中(zhong)不(bu)仅(jin)胜(sheng)过(guo)李(li)白(bai)杜(du)甫(fu)白(bai)居(ju)易(yi)更(geng)比(bi)肩(jian)万(wan)世(shi)先(xian)师(shi)孔(kong)子(zi)的(de)老(lao)师(shi)苌(chang)弘(hong)南(nan)宋(song)宰(zai)相(xiang)赵(zhao)雄(xiong)

“刀吹”们甚至认为,如果把音乐人分级的话,刀郎将远甩罗大佑、李宗盛五个等级。

当然,不少人面对“刀郎封神”现象也表示不解,认为刀郎从未主动为自己打造“封神”的人设,而粉丝这种过度的吹捧,无疑是把刀郎架在火上烤,不但败了刀郎的路人缘,有可能还会遭到捧杀的反噬。

也有人认为,家中长辈已经被互联网上的“刀吹”、中老年营销号“洗脑”。他们不仅每天单曲循环播放《西海情歌》,甚至在各种场合开功放,还对质疑毫不接受,以“说教式”的方式拉踩其他流行音乐。例如,有网友控诉:“我妈觉得刀郎是当代鲁迅,说我这个文科生没听过刀郎简直是人生遗憾。”

“刀吹”们也不甘示弱,认为这些意见相左的人都是“学没上好、阅历不足、没有慧根、修行不够”。他们用年轻人最反感的“过来人”、“为你好”的措辞表达反对意见,暗指对方没有教养,强调“凭什么压制千万刀迷的深情表达”。更有甚者,将刀郎作品中的民族特色与爱国情怀相绑定,进行道德绑架。

显然,中年人有自己的“饭圈文化”。与年轻饭圈问候亲友式、恶毒诅咒式撕逼相比,尽管他们的语言大是温和的,但相似的是,都有一种“非黑即白”的审美霸凌和双重绑架的倾向,其形式更为隐秘而带有文化威权的色彩。

02

中老年人有自己的“周杰伦”

不过话说回来,刀郎确实是不可得的草根音乐人。

从早期作品来看,虽然不少人将其归类为下沉市场,但放到今天,这些作品依然也堪称下沉中的上乘之作。对比同期的《老鼠爱大米》《猪之歌》《那一夜》,刀郎的音乐内核与这些彩铃时代的“神曲”有着本质的不同,作品都有统一的直白,易于感知的张力。

台湾金牌制作人陈小霞就曾评价过《冲动的惩罚》,她认为刀郎的音乐有一种“无欲的诚恳”,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他只是很认真在唱他自己。直到近年老族长的研究缓和下来,才不怎么令村人害怕了。

2011年,刀郎抱着试试的心态为张纪中版《西游记》重制了一版《敢问路在何方》,再一次印证了他在编曲上的巧思。整首歌融合了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电吉他等民族和现代元素,现在听也依然新颖鲜活。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十几年前,不少狂热粉丝就有“刀吹”的苗头了。

沉寂年后,2023年,刀郎拉高了他的“收听门槛”,带着新专辑《山歌寥哉》再次回到了公众视野。

以最出圈的《罗刹海市》为例,不规则的节拍设置打破了听觉上的惯性,编曲上融合了西方雷鬼、布鲁斯和恰如其分的本土元素,歌词取材名著《聊斋》,将意象与隐喻层层叠加,使歌词呈现出极大的解读空间和文学张力。

从听众基本盘来看,刀郎早期作品中的直白抒情、朗朗上口的旋律和具有辨识度的人声,成功吸引了大批草根听众,而他的励志经历也戳中了他们的草根情怀。

而后期像《山歌寥哉》式的实验性和文学化的表达,则形成了与早期作品的反差。除了时代滤镜,这种转变不仅吸引了一批试图“附庸风雅”或对其“神秘深刻”感到莫名敬畏的听众,为刀郎被捧上神坛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借由社交媒体的不断放大,在不求甚解与人云亦云的舆论中,于下沉市场催生了“沉默的螺旋”效应。

此外,刀郎此次的全网翻红,引爆点为《罗刹海市》中“又鸟”、“马户”的二创解读,恰到好处地契合了当下反精英主义的潮流,成为了这一情绪浪潮中的隐喻和表达。 这种反精英主义体现在中老年人听众身上,就是社交平台上的无数古板又浮夸的赞美,无数朵玫瑰花,无数个大拇指和比心。

对于中老年群体来说,刀郎和曾经的周杰伦一样,在这个时代成为了一种集体情绪投射,甚至成为对抗庸常生活的兴奋剂。

换句话说,刀郎对音乐的坚持与探索,担得起是一个好的创作者,也当得起中年人心中的“周杰伦”,但绝对不是被异化的“永远的神”。

03

刀吹们,放过刀郎吧

在涌动的社交媒体上,《山歌寥哉》被“刀吹”们夸上天,刀郎也被万千网友“绑架“成神。

客观来看,《山歌寥哉》这张“神专”似乎也并没有互联网上说的如此完美无暇,仍是带有“毛边”的,最直观的,人声的高音部分修音存在明显的失真。

对于这张专辑,不少乐评人都给予了较中肯的评价,但也提到了提升空间,比如乐器编配方面些许混乱,音色些许违和,或表达了不该神话刀郎等言论。但对于“刀吹”来说,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更离谱的是,网络上还出现了一大批匪夷所思的假热搜、假话题。

比如2023年8月,《山歌寥哉》发行一个月后,有媒体发文称,刀郎《罗刹海市》以80亿播放量破吉尼斯纪录,等于8个周杰伦,秒杀了西班牙神曲《Despacito》55亿次的世界纪录。

消(xiao)息(xi)一(yi)出(chu)刀(dao)吹(chui)们(men)立(li)刻(ke)高(gao)潮(chao)不(bu)过(guo)这(zhe)则(ze)消(xiao)息(xi)很(hen)快(kuai)被(bei)吉(ji)尼(ni)斯(si)纪(ji)录(lu)官(guan)方(fang)账(zhang)号(hao)打(da)脸(lian)辟(pi)谣(yao)

而在抖音、微信视频号里,除了过分夸张的吹嘘,也衍生出很脱离事实、挑起对立的解读。 比如有人解读《罗刹海市》就是刀郎用来复仇的,用吉尼斯纪录来打曾经瞧不起草根音乐人的脸的。

今年,有消息称,《纽约时报》头条对刀郎给予了中国音乐的最高水准。同时,“特朗普竞选时谈刀郎”、‘’泰勒斯威夫特翻唱刀郎”等消息遍布中老年营销号。

受听众基本盘的影响,不少年长的“刀迷”信以为真。随着官方再次辟谣,刀郎似乎遭到了“捧杀”的反噬,口碑有些下滑。当播放量的谣言被戳穿、当营销号的神话破灭,这种神化逻辑下累积的情感泡沫也随之破裂,刀郎幕后团队对专辑和艺人的营销手段也受到了质疑。

而刀迷在社交网络上对刀郎的“维护”,表面上是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可,实则更像是一种对自我认同的防御,忽视了刀郎作为一个音乐人本身的艺术创作意图。”就在这时,一个雄壮的成年男子走进院中,他是狩猎队伍的头领,也将是石村的下任族长。

正(zheng)如(ru)丁(ding)太(tai)升(sheng)所(suo)说(shuo)罗(luo)刹(sha)海(hai)市(shi)里(li)面(mian)隐(yin)喻(yu)和(he)讥(ji)讽(feng)让(rang)刀(dao)郎(lang)重(zhong)新(xin)成(cheng)为(wei)了(le)很(hen)人(ren)的(de)情(qing)绪(xu)出(chu)口(kou)瞬(shun)间(jian)转(zhuan)化(hua)成(cheng)了(le)某(mou)种(zhong)带(dai)有(you)网(wang)络(luo)暴(bao)力(li)性(xing)质(zhi)的(de)狂(kuang)欢(huan)于(yu)是(shi)罗(luo)刹(sha)海(hai)市(shi)在(zai)那(na)一(yi)刻(ke)成(cheng)为(wei)了(le)大(da)师(shi)兄(xiong)们(men)的(de)神(shen)符(fu)保(bao)佑(you)起(qi)了(le)从(cong)此(ci)刀(dao)枪(qiang)不(bu)入(ru)的(de)广(guang)大(da)粉(fen)丝(si)

这种现象背后是典型的互联网“神坛逻辑”,情感认同——大众追捧——解读过度——质疑反噬或“新神”出现。人们急于寻找英雄,也急于打倒英雄。无论哪个时代,总有一部分人热衷于为艺术家塑造近乎神圣的完美形象,将其拔高为一种全能化、无瑕疵的存在。

而无良媒体与营销号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流量至上的逐利逻辑,让虚假信息和对立情绪不断被放大,直至吞噬事实本身的边界。最终的结果无非两种,轻则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在过度解读中被遮蔽,作品本身的真实价值被抹去,重则让艺术家成为狂热粉丝集体“弥赛亚情节”的牺牲品,从此永不见天日。

04

结语

艺术家不需要被神化,音乐作品也无需被包装成奇迹。

当艺术家被挟裹于集体情绪之下,个人创作的初衷往往被挤压、篡改,直至异化为某种符号。这并非刀郎一人的困境,而是大众媒介驱动下文化消费的普遍逻辑。

对艺术的真正尊重,从来不在于拔高它到某种不可触及的圣域,而在于允许它保持真实、瑕疵和人性化的自然状态。或许,我们更应回归到对作品本体的敬畏中去,摆脱为迎合情绪化狂欢而付诸的解读与再塑。

正如刀郎本身的创作中所传达的朴素质感——只是在真实的唱自己。

发布于:北京市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4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