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①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征人所在的远方。②划然:忽地一下。轩昂:形容音乐高亢雄壮。
【作品介绍】 ①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江:指赣江。渚:江中小洲。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②田塍:田埂。参差:原指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稻田水光闪烁,明暗不定。白纻裙:白麻布做的裙子。纻,麻布。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的雨衣。田中歌:一作“郢中歌”。嘤伫:细声细气,形容相和的声音。如竹枝:像川东民歌《竹枝词》一样(句中句尾有和声)。怨响音:哀怨的曲调。不辨俚语词:听不懂歌词的内容。嘲嗤:嘲讽、讥笑,开玩笑。漠漠:广漠而沉寂。郎:年轻小伙子。乌帽:官帽,乌纱帽。东晋时为宫官所戴,至唐代普及为官帽。上计吏:也叫上计、计吏,是封建社会地方政府派到中央办理上报州郡年终户口、垦田、收入等事务的小吏。帝乡:帝王所在,即京都长安。侬:我,方言。谙:熟悉。眼大:眼眶子高了,瞧不起人。相参:相互交往。省门:宫廷或官署的门。汉代称宫中为省中,宫门为省闼(tà)。唐代中央政府中有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所以官署之门也称省门。轲峨:高大的样子。无度数:无数次。昨来:近来,前些时候。补卫士:填补了皇宫卫士的缺额。筒竹布:筒竹布即是一筒竹布。官人:做官的人。指官。②袂:衣袖。红泪:泪从涂有胭脂的面上洒下,故为“红泪”。又解,指血泪。文学作品中常把女子悲哭的泪水称为“红泪”。①许道宁:宋河间人,一作长安人,善画,自成一家。
【作品介绍】 ⑴这首诗是诗人王建居于武昌时根据当地传说以及望夫石石像所作的一首诗。④井:即市井,村落,指山城住户。万井:千家万户。眺迥:远望。二流:其一为长江,另一当指在巴峡一带入江的河流,如嘉陵江、玉麟江、龙溪河等。一说为阆水和白水。③客行士:出门在外奔波的人,指征夫。徭役:在远地服役。②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作品介绍】 (5)汀(tīng):水边平地,小洲。①馈妇:做饭的妇人。
【作品介绍】 ②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缘:因为。③俶载:指始事,开始从事某种工作。②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缘:因为。⑧天柱:古代传说,昆仑山有铜柱,高人云天,称为天柱,又说天有人山为柱。
【作品介绍】 ③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①篱落:篱笆。
【作品介绍】 ②深林:指“幽篁”。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①逐:随,跟随。《玉篇》:“逐,从也。”这里可作迎合解。①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作“年”,一作“奇”。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②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作品介绍】 ④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⑷投箸:丢下筷子。箸(zhu四声):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无所适从。①昵昵:亲热的样子。一作“妮妮”。尔汝:至友之间不讲客套,以你我相称。这里表示亲近。②飚:飞扬,飘扬。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作品介绍】 ①昵昵:亲热的样子。一作“妮妮”。尔汝:至友之间不讲客套,以你我相称。这里表示亲近。①馈妇:做饭的妇人。⑷复:作“和”,与。(29)乘月:趁着月光。
【作品介绍】 (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③秋:收成。一作“收”。⑤悠邈:遥远。搔首:用手搔头,形容等待良朋的焦急情状。延伫:长时间地站立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