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小区-掏品新闻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多家汽车企业里参与研发,收入不菲。为了实现乡村创业梦想,他毅然放弃年薪50万的工作,回家乡承租一千多亩地,经过两三年土壤改良,种植的农作物逐渐有了起色。
然而,前几天有人突然开始在他的地里安装“光伏”桩子,这令陕西礼泉的苏先生诧异不已。
看着田地荒芜心疼,投入900万元流转千亩土地
12月10日,48岁的苏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他是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南坊镇苏家村一组村民,2002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毕业后先后就职于多家汽车制造企业,参与研发等工作。
2020年,他看到老家村里一些土地荒芜令人心疼,同时也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毅然放弃了在外年薪50万的高薪工作,带着一颗赤子之心返乡创业,想利用自己在外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报效这片养育他的土地,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从2022年7月份开始,他在礼泉县石潭镇石泉村开始流转土地进行粮食规模化种植工作,在村委会的支持下,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总计在石泉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当时一亩300元,一次付三年(合计900元),1000亩加起来一百万左右。本次流转活动结束后,苏先生给石泉村委负责人汇报了流转土地的详细情况。
动用机械平整土地连片,改良土壤让贫地变肥沃
苏(su)先(xian)生(sheng)称(cheng)石(shi)泉(quan)村(cun)位(wei)于(yu)礼(li)泉(quan)县(xian)北(bei)部(bu)旱(han)腰(yao)带(dai)位(wei)置(zhi)大(da)多(duo)数(shu)地(di)块(kuai)没(mei)有(you)灌(guan)溉(gai)条(tiao)件(jian)而(er)且(qie)由(you)于(yu)最(zui)初(chu)土(tu)地(di)承(cheng)包(bao)到(dao)户(hu)时(shi)组(zu)织(zhi)工(gong)作(zuo)不(bu)到(dao)位(wei)导(dao)致(zhi)每(mei)家(jia)每(mei)户(hu)土(tu)地(di)面(mian)积(ji)不(bu)少(shao)但(dan)地(di)块(kuai)特(te)别(bie)多(duo)每(mei)块(kuai)地(di)面(mian)积(ji)很(hen)小(xiao)大(da)多(duo)数(shu)地(di)块(kuai)的(de)面(mian)积(ji)都(dou)在(zai)一(yi)亩(mu)以(yi)下(xia)田(tian)间(jian)拢(long)梁(liang)四(si)起(qi)而(er)且(qie)这(zhe)几(ji)年(nian)由(you)于(yu)农(nong)村(cun)劳(lao)动(dong)力(li)外(wai)流(liu)及(ji)孩(hai)子(zi)上(shang)学(xue)问(wen)题(ti)很(hen)多(duo)农(nong)户(hu)没(mei)有(you)时(shi)间(jian)和(he)精(jing)力(li)进(jin)行(xing)土(tu)地(di)管(guan)理(li)很(hen)多(duo)土(tu)地(di)都(dou)是(shi)杂(za)木(mu)横(heng)生(sheng)荒(huang)草(cao)成(cheng)片(pian)很(hen)多(duo)地(di)块(kuai)只(zhi)能(neng)步(bu)行(xing)到(dao)达(da)生(sheng)产(chan)机(ji)械(xie)根(gen)本(ben)无(wu)法(fa)进(jin)入(ru)
苏先生介绍,拿到土地后,他投入了一台挖掘机、一台装载机和大量的人力,连续两个多月进行土地平整及生产道路的开垦工作。
苏(su)先(xian)生(sheng)称(cheng)粮(liang)食(shi)种(zhong)植(zhi)本(ben)来(lai)就(jiu)是(shi)利(li)润(run)很(hen)薄(bo)的(de)产(chan)业(ye)尤(you)其(qi)是(shi)在(zai)没(mei)有(you)灌(guan)溉(gai)条(tiao)件(jian)靠(kao)天(tian)吃(chi)饭(fan)的(de)旱(han)腰(yao)带(dai)地(di)区(qu)从(cong)事(shi)这(zhe)个(ge)行(xing)业(ye)的(de)人(ren)都(dou)抱(bao)着(zhe)用(yong)增(zeng)大(da)面(mian)积(ji)来(lai)提(ti)高(gao)利(li)润(run)的(de)心(xin)态(tai)可仅一会儿工夫他就被分散了注意力,站起身来,摇摇摆摆,冲向不远处一只正在蹦蹦跳跳的五色雀,结果磕磕绊绊,连摔了几个屁墩儿,倒也不哭,气呼呼,哼哼唧唧爬起来再追。
他们在石泉村流转的土地,由于前期的大量土地平整和开荒工作,导致很多地块熟土流失、生土暴露,从流转土地到这季冬小麦种植前,他们已经种植的一季小麦和两季玉米产量都很不理想,几乎是正常土地产量的一半,一直是处于亏损状态。
苏先生称,时不待人,他们土地流转的时间只有10年,所以抓紧四处学习科学施肥,尽力去改变土壤环境,让贫瘠的土地肥沃起来。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们不懈努力下,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本季冬小麦长势特别喜人,甚至已经超过了周边群众种植的小麦。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麦田被人栽上光伏桩子,土地承包涉嫌“一地二嫁”
苏先生称,今年12月8日,他们在巡田时,突然发现有人把绿油油的麦田给毁掉了,地里装上了光伏发电桩和发电板,而地里的麦苗有被铲除的,有被践踏得体无完肤。他询问施工人员,对方说只是干活的,人家让在哪里干,他们就在哪里干,别的啥都不清楚。
地里装上了光伏发电桩和发电板
后来苏先生才知道,这是礼泉一家能源有限公司在建光伏发电项目。苏先生称,自己承包这片地的合同还没到期,是谁又把这片地承包给了这家企业,为什么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私自安装光伏设备?
12月11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礼泉县南坊镇负责人,对方介绍光伏项目已立项,具体的事情还在了解,同时让村里正在协调。
12月11日,礼泉县石潭镇石泉村支书称,现在光伏企业占了苏先生承包的土地十几亩。经他了解,光伏企业承包的是每亩517元,一次性给10年,一亩约5000元左右。现在差不多有十来户村民跟光伏企业签订了合同,拿到了钱。一天之计在于晨,每日早起多用功,强筋壮骨,活血炼筋,将来才能在这苍莽山脉中有活命的本钱。
该村书记解释称,这就是村民把地承包给苏先生之后,又承包给了光伏企业,就成了“一地二嫁”。现在镇政府要求他们正在积极协调,他现在正在约人一起协调此事。
光伏施工已停止,相关方开始协商
12月11日,苏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当时他租地时,这片地是荒地、碎地块,生产路都是他们出钱建的,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现在好不容易集中连片了,却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栽上了很多光伏桩子,令他无法接受。下一步,他将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1)2(2)月(yue)1(1)2(2)日(ri)礼(li)泉(quan)县(xian)石(shi)潭(tan)镇(zhen)石(shi)泉(quan)村(cun)支(zhi)书(shu)告(gao)诉(su)华(hua)商(shang)报(bao)大(da)风(feng)新(xin)闻(wen)记(ji)者(zhe)目(mu)前(qian)他(ta)们(men)已(yi)召(zhao)集(ji)各(ge)方(fang)进(jin)行(xing)协(xie)商(shang)对(dui)于(yu)部(bu)分(fen)村(cun)民(min)出(chu)租(zu)土(tu)地(di)一(yi)地(di)二(er)嫁(jia)问(wen)题(ti)他(ta)们(men)也(ye)会(hui)进(jin)行(xing)调(tiao)解(jie)进(jin)行(xing)多(duo)退(tui)少(shao)补(bu)
12月12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投资施工单位礼泉冀盛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一负责人,对方称建光伏发电项目,他们是把资金支付到当地政府,再支付给村委会,最后把地交给他们。施工前,他们也不知道地是苏先生承包过的。前期建设占用约7亩左右,已停工。该负责人介绍,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也是受害者,正等待多方协商结果。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魏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