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一甲子,北京地铁3号线为何“姗姗来迟”?
“开通一条线,欢腾半座城。”这句话,可用来形容12月15日,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开通时的“盛况”。
数百名北京市民把这里围个“水泄不通”,其中很多人从近百公里外的门头沟、密云等地赶来……在名为“逐梦向阳”的开线活动中,大家排起“长龙”,依次与新线合影,领取书签、特制车票等纪念品,合影声、欢笑声充斥着站厅。
国铁北京朝阳站内,参加“逐梦向阳”开线活动的市民排起长队。新华社记者 张骁 摄
北(bei)京(jing)市(shi)交(jiao)通(tong)委(wei)轨(gui)道(dao)交(jiao)通(tong)运(yun)营(ying)管(guan)理(li)处(chu)副(fu)处(chu)长(chang)吴(wu)玉(yu)兰(lan)告(gao)诉(su)记(ji)者(zhe)北(bei)京(jing)城(cheng)市(shi)轨(gui)道(dao)交(jiao)通(tong)年(nian)底(di)前(qian)按(an)时(shi)上(shang)新(xin)已(yi)经(jing)成(cheng)为(wei)近(jin)年(nian)来(lai)市(shi)民(min)百(bai)姓(xing)期(qi)待(dai)的(de)彩(cai)蛋(dan)但(dan)像(xiang)地(di)铁(tie)3(3)号(hao)线(xian)这(zhe)般(ban)受(shou)关(guan)注(zhu)的(de)仍(reng)不(bu)多(duo)见(jian)
作(zuo)为(wei)首(shou)都(dou)北(bei)京(jing)轨(gui)道(dao)交(jiao)通(tong)建(jian)设(she)历(li)史(shi)悠(you)久(jiu)为(wei)什(shen)么(me)它(ta)的(de)3(3)号(hao)线(xian)却(que)于(yu)今(jin)日(ri)作(zuo)为(wei)新(xin)线(xian)开(kai)通(tong)故(gu)事(shi)要(yao)从(cong)一(yi)个(ge)甲(jia)子(zi)前(qian)讲(jiang)起(qi)
人们乘坐“漫步3号线”主题列车。新华社记者 张骁 摄
常在北京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站乘车的旅客会发现,站台内有一处标有“乘客止步”的铁栅栏,里面就是当初2号线建设时为3号线预留的站台。
“1957年时,是由苏联专家规划的北京市初版地铁工程图。当时3号线作为一条南北向线路出现。”北京地铁3号线项目人员郝小亮说,随着城市发展,当初的规划逐渐变了模样。到1973年这版线网时,3号线是从香山到颐和园,接着从西直门到东四十条,连到东边的望京,再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据了解,3号线曾计划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年动工建设,但由于当时一些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尚未完工,后期规划随着城市发展发生变化,3号线建设一度被搁置。“族长爷爷,这就是你十几年来研究的神秘骨力量”群孩子双眼放光,与不久前兴趣缺缺的样子截然不同。
此后,为应对城市人口布局变化,多条地铁线路赶在3号线前开通建设,加上城市功能定位调整等原因,3号线慢慢消失在公众视野,直至2015年重新出现在线网规划中,并于次年起开工建设。
摊开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线路示意图,可以看到,如今它已是一条横跨东西,并能联通南北的全新走廊。无论位于北京中轴线附近的东四十条、时尚热闹的工人体育场,还是弥补轨道交通接驳空白的朝阳站,毗邻大型居住区的石佛营、姚家园、东坝,这背后,历史文化、消费烟火、安居梦想已被“一线牵”。
乘(cheng)客(ke)从(cong)北(bei)京(jing)地(di)铁(tie)2(2)号(hao)线(xian)东(dong)四(si)十(shi)条(tiao)站(zhan)换(huan)乘(cheng)进(jin)入(ru)地(di)铁(tie)3(3)号(hao)线(xian)新(xin)华(hua)社(she)记(ji)者(zhe)张(zhang)骁(xiao)摄(she)
跨越一甲子,北京已成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每日运送千万级客流的列车在地下奔跑着。
“有了3号线,东坝通了地铁。门口道路的‘老堵点’,这次要解开了。”来自北京理工大学铁路文化协会的同学们说,今天他们很自豪,感觉见证了历史。一个肌体强健如虎豹的中年男子,穿着兽皮衣,皮肤呈古铜色,黑发披散,炯炯有神的眼眸扫过每一个孩子,正在认真指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