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掏品新闻

对于诸葛武侯军事水平的评价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陈寿说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袁准评价他之用兵:“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司马懿评价他:“真乃天下奇才也!”

总之,民国以前对于武侯军事水平的评价虽然略有缺乏机变这样的诟病,但对他的整体能力还是全面肯定,甚至推崇备至的。然而到了近现代竟然有人提出诸葛亮军事水平很“水”的观点,这就有点太过,且完全站不住脚了。

从战略层面来看,诸葛亮有着极为清晰且高瞻的战略规划。在三顾茅庐时,他提出的《隆中对》即展现了对天下大势深刻洞察力和长远战略眼光。他主张跨有荆、益二州,待天下有变,一路从荆州出兵,一路从益州北进,从而兴复汉室大业。虽然后来荆州丢失,但他在北伐中依然坚定地执行着以攻为守,逐步蚕食曹魏的战略方针。

在治军方面,诸葛亮更是典范中的典范。史料记载,他对军队纪律要求极为严格,强调“若赏罚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之师,无益于用”,所以“军令不可犯,犯令者斩”。在军队训练上,他主张平时严格训练,认为“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在他的严格治军下,蜀军有着高度的纪律性和强大的执行力。

诸葛亮还善于运用军事发明来提升蜀军的战斗力。他发明了木牛流马,解决了在崎岖山路中运输粮草的难题;改进了连弩,使其具有更强的杀伤力和更远的射程;推演兵法制作八阵图,提高了蜀军在不同地形和战斗场景下的应变能力。

另外诸葛亮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理论家,其兵书《武侯兵法》共二十四篇,如便宜十六册、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其中的将苑篇更是从兵权、逐恶、将才、将器、出师、择才、机形、重刑、地势、整师等五十个方面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如何为将、为帅,堪称将帅者的使用说明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诸葛亮主要有三个方面为人所诟病,一是六次北伐失败,劳民伤财。

二是用人上放不开手脚,致使蜀中无大将;三是战术上谨慎过头,缺乏机变。

先来说北伐。

一伐对手曹真。诸葛亮声东击西,以赵云、邓芝率一部偏师为疑兵出褒斜道,成功吸引了曹真率领的魏军主力,而他自己则率主力出祁山直扑陇右。一时间,西凉五郡三郡叛投诸葛,诸葛亮在上邽对阵郭淮,马谡在街亭被张郃所败,曹真攻下安定,张郃攻下天水。诸葛亮败,但全师而退。

二伐对手曹真。诸葛亮本打算围陈仓劝降赫昭,但赫昭坚守,汉军不克而还,撤退时设伏,击杀援军王双。曹真早有准备,诸葛亮注定徒劳无功。

三伐对手郭淮。诸葛派陈式攻打武都,阴平,自己围城打援,郭淮战败逃脱,汉军拿下武都,阴平。战术上完胜郭淮。

四伐对手曹真,司马懿首次参战。曹真五路伐蜀。曹真、郭淮、司马懿、张郃各领一路,加上后续援军费曜跟上。但子午谷下雨,道路不通,曹真无奈撤还。诸葛亮使魏延西入羌中,大破费曜、郭淮,自己面对司马懿和张郃的大军,先是佯装撤退,诱使司马懿追击,然后在卤城利用有利地形,巧妙布局,大破司马懿,据《汉晋春秋》记载(后被《资治通鉴》引用):“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被包围在上邽,惧而不出,“畏诸葛如畏虎”。后李严谎报军情,诸葛亮收兵撤退时又设伏杀张郃。

五伐。曹真病逝,钟繇拒绝去做长安太守做安抚工作,甩给了司马懿。司马懿出城与诸葛亮决战,大败而归,闭门不出(和廉颇类似)。诸葛亮又去打郭淮准备拿西凉,但郭淮死战,不能克。郭淮还往蜀中造谣,刘禅诏诸葛亮还。

六伐。诸葛响应陆逊北伐,打牵制,于五丈原抢夺屯田引曹兵来。司马懿仍旧不敢出战闭门不出。曹叡于东线大败陆逊,诸葛亮忧心而死,撤还。

纵观这六次北伐,诸葛亮虽然胜无掠地,但败亦无损。从场面上、战术运用上都是完胜曹真、郭淮、司马懿。还有谁能比他做得更好吗?还能要求他更多吗?

诸葛亮之所以没能取得更大的战果,完全是因为国力上的差距,以及君主的差距。

两国交战,拼的是顶端人才的数量,低端兵力的规模,商业,农业发达的程度,一定程度上的君主个人素质,而这些都不在蜀汉一边。

当时就有大臣上书说,我们蜀汉的人口加起来,才相当于魏国一个郡,这虽然有所夸大,但也说明蜀汉的国力比起曹魏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凭魏的地广,曹真、郭淮、司马懿有打输的底气。丢了祁山不怕,丢了斜谷不怕,丢了陈仓、天水不怕,丢了五丈原也不怕。战略纵深长,底气就在这。

同样五虎剩下个赵云,五子剩下个张郃,但架不住魏人才众多,猛将徐质被砍死了不怕,王经打没了不怕,王双砍了也不怕,因为邓艾钟会已经在来的路上。猛将如云,底气就在这。

大国对小国碾压太大了。这不是一个诸葛武侯所能挽回的。

至于诸葛亮为何在地贫国弱的情况下一意北伐?史家学者也早已给出了解释——

一旦北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和平,经济逐步恢复,蜀汉再想恢复汉之旧观,将更没有希望,就算东吴恐怕也再难遏制,毕竟人家据有扬州且已历三世。

蜀汉在发展,魏吴也在进步,而且会比蜀汉更快,虽然当时不是最好的北伐时机,却是最有希望的时候,所以诸葛亮才坚持北伐。

况且,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如果不进攻,魏吴会坐视蜀汉发展吗?秦岭是蜀汉的门户,陇右高原在战略地位上居瞰制中原之势。夺取陇右以为外藩,武都阴平都在怀抱之中,蜀汉就可巩固以存,而待时以进。北伐乃名为攻实为守计。

战略大师诸葛亮会不明白吗?

再来说缺乏机变。

诸葛一生唯谨慎。只听这一句好像带有无限的贬义,但后面还有一句:吕端大事不糊涂。知道这是褒义了吧。用兵谨慎有什么不好?特别是在国力弱的情况下。

傅玄就说:“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入无余力,出有余粮,知蜀本弱而危。故持重以镇之。”

而诸葛亮之所以给世人留下了谨慎“过头”的印象,主要还是因为子午谷奇谋。

兵者诡道也,此计确极有气魄,但也极为冒险。先不说子午谷崎岖难行,就算侥幸通过,险峻异常的潼关也不是好拿下的,再退一步讲,即便拿下潼关又如何?也仅仅是暂时控制了西关中,魏国大军从中原增援过来也很快。魏延的5000军能守多久?还是需要蜀汉大军兵出斜谷,走千里栈道,与魏延在潼关会师。照现代话来说,此计是典型的风险远大于收益。

再者,行军之事,宜机密,当时魏延说出此计时己为帐下众人知之,若有细作通魏,魏延及其5000军将死无全尸矣。

孔明:呵呵,将其称之为“奇谋”亦可,但亮认为称为“博胆”更为合适。

很多人拿邓艾偷渡阴平成功来证明子午谷奇谋的正确性,但这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曹叡可不是刘禅。

另外,此计提出的时机不对。“子午谷奇谋”提出的时间是在一伐的时候。

当时的诸葛亮还需要利用北伐,对蜀汉上下实行“军事管制”,还需要借此扳倒李严。

李严从一兵权在握的托孤重臣沦为庶人,这都是在诸葛亮拥有“北伐”这一大义的前提下,用了八年时间才完成的。

所以,诸葛亮并不想北伐一蹴而就,而是要利用北伐整合内部,清除异己。当然这可能有小人之心,但对诸葛亮来说,快速灭魏并不符合他的利益。

就像演义中司马懿看破“空城计”而不说破一样。

后来,诸葛亮在北伐成功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也开始考虑此计,他最后一次北伐曹魏,走的就是斜谷道。

但这时他大权在握,却已经天不假年。

最后再说一下用人。

“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俗语常被用来感慨蜀汉后期人才凋零,但将此完全归结于诸葛亮不会用人,则是一个极其片面和错误的观点。

首先,从客观的地缘和人口因素上分析。蜀汉地处西南,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本就与曹魏相差甚远。曹魏占据中原广大地区,人才储备基数远远大于蜀汉。而且在经历长期的战争消耗以及荆州的丢失(那是蜀汉重要的人才和兵员补充地),蜀汉在人才的补充上本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诸葛亮在有限的人口资源中选拔人才的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从人才培养的时间维度来看,刘备集团在前期一直处于较为动荡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足够稳定的时间和环境去大规模培养人才。而到了后期,诸葛亮主政时虽重视人才培养,但人才成长需要时间,在蜀汉紧迫的局势下,诸葛亮只能拔苗助长,快速的给手下的将领们压担子。比如姜维,一个曹魏阵营的小将领,被他一拔再拔,最终成为蜀汉后期重要的军事支柱。

再者,从政治局势来看,蜀汉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着诸多的政治势力和矛盾,诸葛亮在平衡各方势力和稳定内部的过程中,用人决策难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限制,他重用马谡,一是其确有才能,二是马谡是自己人。这在第一次北伐时,与诸葛亮“整合内部”的战略思想是一致的。

最后就是诸葛亮用人过于追求完美了。他所用之人,能力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品德。如姜维、蒋琬、费祎、王平等等,无一不是对蜀汉、对他个人忠心耿耿。一些稍有瑕疵的人就被他弃之不用或限制使用了,如魏延、彭羕、廖立等。

马谡失街亭,诸葛亮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在马谡领兵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占据山下的城池而非上山扎营,而且还给马谡配了稳重的王平。他最多就是一时用人不查,并没有太多的过失。

马谡倒是用险、激进了,结果却是一败涂地。孔明好不容易不谨慎一次,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常自省的他还会再冒险吗?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诸葛亮在失败后能够果断地依法处置马谡,同时也反思自己用人的失误,这也体现了他的公正和担当。

很多时候,世人都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诸葛亮会用人,只是用错了马谡一次。

总之,诸葛亮无论是从战略规划、战术运用、治军理念、军事发明以及与同时代对手的较量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他虽然未能实现北伐成功、兴复汉室的最终目标,但这绝不是因为他军事水平“水”,而是在当时复杂艰难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实在是难如登天。

他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更是世人之楷模。

历史大潮虽不可逆,但忠义永远是一种选择。

诸葛亮值得我们敬仰,无论是在军事能力、成就方面,还是在做人上。

发布于:广东省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4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