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掏品新闻

这是2024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题:中国军网-掏品新闻

  新华社记者白旭、程露、邱冰清

  “吴安”,是杨筱艳儿童历史小说三部曲第二部中的一名12岁男童的名字,他在日军的屠刀下侥幸逃生。

  “‘安’是因为我希望他平安,而‘吴’是我外婆的姓。”杨筱艳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1937年11月,她的外公外婆从南京逃到重庆。不久,南京沦陷,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持续六周的大屠杀,至少30万人罹难,成为二战惨案之一。

  “我有一种责任感,要把这段历史以儿童小说的形式写给孩子们,让他们记住那时发生了什么。”55岁的杨筱艳说。

  随着亲历者渐渐离世,很多像杨筱艳一样的人接过了历史传承的接力棒。

2014年12月7日,常志强和女儿常小梅在家祭中向当年遇难的亲人献花。新华社记者沈鹏摄

 当他们离开

  直到去世前,常志强都记得南京城昔日的繁华。“杂技魔术马戏什么都有,每天24小时有卖小吃的,外国人也很多。”他曾这样告诉记者。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破,数十万人命运随之改变。

  9岁的常志强目睹亲人丧生在日军的刀枪之下:父亲和弟弟们被日军杀害,胸口被日军刺伤的母亲挣扎着给最小的弟弟喂了最后一口奶后死去,眼角还挂着泪珠。常志强惊吓过度,昏死过去,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童年的创伤折磨了常志强一生。直到十多年前,有日本学者来到他家中,女儿常小梅才深入了解父亲与南京大屠杀之间的联系。“族长爷爷,那些鸟龟字像鬼怪符样复杂,实在难学,用心记它做什么” “就是啊,还不如阿爸教我的箭法有用呢” 群孩子全都是苦瓜脸,很抵触。

  第二天,常小梅陪父亲参加幸存者联谊会。记者围上来时,她下意识后退,父亲突然抓住她的手说:“你不要走啊。”

  “父亲很少表露自己的情感,那样的眼神我从未见过。我觉得应该为他做点什么。”常小梅说,从此,她陪父亲出席证言集会、和平宣讲、纪录片拍摄、家庭祭告等活动,逐渐了解了家族的劫难。

  常小梅发现,还有一些人并不了解南京大屠杀。一次乘火车时,一位年轻人听说常小梅来自南京,就说自己对南京大屠杀所知很少,问了常小梅很多问题,这令她很受触动。

  “要为这段历史做点事情。”2017年,她开始记录父亲的经历及其对他后半生的影响,2020年出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这本书还被译成日文、英文。

  2022年12月,常志强去世。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位。1987年南京首次统计幸存者时,记录在册的共有1756名。

  “幸存者中,能讲述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常小梅在2022年成为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截至目前,这样的传承人已有32人,年龄最小的9岁。他们代表幸存者赴日参加证言活动、记录幸存者口述生活史并出版成书、开通社交媒体账号讲述历史,以不同方式传递历史真相。未来,这支队伍还将继续扩容。

  今年65岁的常小梅常到小学讲课,希望激励年轻一代树立历史责任感,并计划将父亲的经历改编为绘本,向更多孩子讲述这段历史。

  当他们长大

  同常小梅一样,杨筱艳在1991年外公去世时才得知家族与南京大屠杀的联系:尽管当年逃离了南京,两位舅舅却在那场劫难中遇难。

  17年后,她在图书馆偶然翻阅南京大屠杀史料,萌生了向孩子们讲述这段历史的念头。

  “一个民族没有过去就没有未来,年轻人正是‘三观’形成的时期,希望他们能多看历史书。”她的相关系列作品《荆棘丛中的微笑》已完成前两本《小丛》和《吴安》,其中《小丛》还售出了阿拉伯语的版权。

  调研时杨筱艳曾深陷史料三个月,常做噩梦。“写给孩子的书,我会避免直接的血腥描写,但也不能对暴行完全回避,不然作品没有力量。”

  仅有一次,她在讲座上遇到一个小女孩说:“妈妈不让我读,她觉得(书中一些内容)太可怕了。”她告诉小女孩,长大一点再读。

但(dan)更(geng)多(duo)时(shi)候(hou)她(ta)听(ting)到(dao)家(jia)长(chang)们(men)表(biao)示(shi)以(yi)前(qian)不(bu)了(le)解(jie)这(zhe)段(duan)历(li)史(shi)会(hui)买(mai)书(shu)陪(pei)着(zhe)孩(hai)子(zi)读(du)

  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当警报声在南京城响起,作为小学英语老师的杨筱艳总会对学生说:“在1937年听到这个声音,你是不可能坐下来读书的,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985年落成开放,馆址选择在江东门,那里曾是日军集体屠杀与死难者尸体集中掩埋的一处主要地点。

  纪念馆里有一处装置,让杨筱艳觉得很震撼——每隔12秒就有一滴水落下,象征着在87年前那段时间里,每12秒就有一个鲜活的生命逝去。

  自2014年成为国家公祭仪式固定举办地后,纪念馆每年迎来约500万人次参观。今年以来,馆方收到观众留言共计125278份,高频词包括“历史”“和平”“铭记”“祖国”“繁荣”等。小不点上前走了两步,将块比他还高的青石抱了起来。

  据统计,纪念馆11个新媒体平台用户中,35岁以下群体约占七成。新浪微博上“国家公祭”和“国家公祭日”双话题阅读量从2014年20多亿增至2024年320多亿。

  愿世界和平

南(nan)京(jing)市(shi)第(di)十(shi)二(er)中(zhong)学(xue)靠(kao)近(jin)挹(yi)江(jiang)门(men)和(he)中(zhong)山(shan)码(ma)头(tou)两(liang)个(ge)丛(cong)葬(zang)地(di)当(dang)年(nian)由(you)美(mei)国(guo)牧(mu)师(shi)约(yue)翰(han)马(ma)吉(ji)建(jian)立(li)南(nan)京(jing)大(da)屠(tu)杀(sha)期(qi)间(jian)居(ju)住(zhu)在(zai)那(na)里(li)的(de)马(ma)吉(ji)用(yong)一(yi)台(tai)1(1)6(6)毫(hao)米(mi)摄(she)影(ying)机(ji)秘(mi)密(mi)拍(pai)摄(she)下(xia)珍(zhen)贵(gui)影(ying)像(xiang)成(cheng)为(wei)留(liu)存(cun)至(zhi)今(jin)有(you)关(guan)南(nan)京(jing)大(da)屠(tu)杀(sha)唯(wei)一(yi)的(de)动(dong)态(tai)画(hua)面(mian)

副(fu)校(xiao)长(chang)史(shi)小(xiao)兵(bing)曾(zeng)在(zai)纪(ji)念(nian)馆(guan)担(dan)任(ren)义(yi)务(wu)讲(jiang)解(jie)员(yuan)他(ta)观(guan)察(cha)到(dao)南(nan)京(jing)大(da)屠(tu)杀(sha)不(bu)仅(jin)已(yi)成(cheng)为(wei)许(xu)多(duo)南(nan)京(jing)人(ren)熟(shu)知(zhi)的(de)历(li)史(shi)近(jin)年(nian)来(lai)年(nian)轻(qing)人(ren)对(dui)其(qi)了(le)解(jie)也(ye)显(xian)著(zhu)增(zeng)加(jia)可仅一会儿工夫他就被分散了注意力,站起身来,摇摇摆摆,冲向不远处一只正在蹦蹦跳跳的五色雀,结果磕磕绊绊,连摔了几个屁墩儿,倒也不哭,气呼呼,哼哼唧唧爬起来再追。

  “未来要一代代的孩子们承载,他们该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史小兵说,学校每年12月设“爱国艺术月”,希望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知道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懂得居安思危。

  16岁的高中生陈宝仪是今年公祭日学校晨会的主持人。受军人父亲影响,她从小就知道南京大屠杀。这些年的学习和参观,让她更理性看待这段惨剧。“国弱则民辱,国强则民立。我们有责任建设更强大的国家,避免悲剧重演。”她说。

  史小兵说:“记住历史不是记住仇恨。”

  杨筱艳也赞同这一观点。“我们要传递的信息不是仇恨任何一个国家,而是仇恨军国主义者发起的战争。”她表示,希望能培养年轻人的思辨能力,让他们有正确的历史观,也希望世界永葆和平。

发布于:北京市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4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