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参加纪念活动(2021年5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80年前
敦煌研究院前身“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
结束了敦煌石窟近400年
无人管理、任凭损毁、屡遭破坏偷盗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敦煌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
敦煌研究院
也逐步成为管理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
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航母”
古老的敦煌
正绽放青春的芳华
1959年,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左)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彩绘图案临摹。 新华社记者 郝常耕 摄
这是2023年4月25日拍摄的甘肃敦煌莫高窟窟区。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也是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成立75周年
时光不语,于记忆深处镌刻苦难辉煌
梦想无垠,在天地之间绘就万千气象
今天的中国
江山壮丽
人民豪迈
前程远大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开国大典会场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新华社发
2024年9月25日拍摄的北京天安门广场“祝福祖国”巨型花篮。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海军第46批护航编队摆出“423”字样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2024年4月19日摄,视频截图)。新华社发(张大禹 摄)
2(2)02(2)4(4)年(nian)1(1)1(1)月(yue)1(1)1(1)日(ri)空(kong)军(jun)八(ba)一(yi)飞(fei)行(xing)表(biao)演(yan)队(dui)和(he)空(kong)军(jun)航(hang)空(kong)大(da)学(xue)红(hong)鹰(ying)飞(fei)行(xing)表(biao)演(yan)队(dui)展(zhan)翅(chi)珠(zhu)海(hai)以(yi)独(du)特(te)的(de)方(fang)式(shi)庆(qing)祝(zhu)中(zhong)国(guo)人(ren)民(min)解(jie)放(fang)军(jun)空(kong)军(jun)成(cheng)立(li)7(7)5(5)周(zhou)年(nian)新(xin)华(hua)社(she)记(ji)者(zhe)刘(liu)大(da)伟(wei)摄(she)
今年
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日子
穿越一个甲子的光阴
那声“东方巨响”依然回响在无数人的心中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新华社发
2021年6月30日,游客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今年是秦始皇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
和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
回看半世纪前的发掘现场
仿若打开一扇“时光之门”
穿越两千余年——
1974年,时任秦始皇兵马俑考古队领队的袁仲一在陕西西安兵马俑一号坑发掘现场进行文物清理工作。新华社发
这是2024年9月3日拍摄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这是1974年8月拍摄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墓坑发掘施工现场。新华社发直到近年老族长的研究缓和下来,才不怎么令村人害怕了。
这是2024年5月13日在湖南博物院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厅拍摄的素纱单衣。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40年前
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
为中国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
中国体育代表团勇夺
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
取得我国夏季奥运会
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
1984年7月29日,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右)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夏季奥运会上夺冠,实现了中国体育史上“零”的突破。新华社记者 官天一 摄
2(2)02(2)4(4)年(nian)7(7)月(yue)2(2)6(6)日(ri)中(zhong)国(guo)体(ti)育(yu)代(dai)表(biao)团(tuan)旗(qi)手(shou)乒(ping)乓(pang)球(qiu)选(xuan)手(shou)马(ma)龙(long)在(zai)第(di)3(3)3(3)届(jie)夏(xia)季(ji)奥(ao)林(lin)匹(pi)克(ke)运(yun)动(dong)会(hui)开(kai)幕(mu)式(shi)前(qian)挥(hui)舞(wu)国(guo)旗(qi)新(xin)华(hua)社(she)记(ji)者(zhe)曹(cao)灿(can)摄(she)
40年前
中国首次派出科学考察队
从上海赴南大洋和南极洲
进行科学考察和建立考察站
龙年春节前夕
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极地考察40年来
一代又一代中国考察队员
不断奔向最远的南方
1984年12月31日,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奠基典礼。新华社记者 戴纪明 摄“族长爷爷,那些鸟龟字像鬼怪符样复杂,实在难学,用心记它做什么” “就是啊,还不如阿爸教我的箭法有用呢” 群孩子全都是苦瓜脸,很抵触。
2024年2月6日拍摄的中国南极秦岭站。新华社发(祝贺 摄)
今年是中国“入网”30周年
1994年4月
随着一条64K国际专线开通
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
30年来
互联网已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到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曾经的美好畅想
如今已照进现实
1995年,在天津“信息高速公路”展示会上,“信息高速公路”应用演示引起观众的关注。新华社发
2024年7月6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们观看宇树科技通用人形机器人Unitree H1表演“科目三”舞蹈。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三十载北斗追梦
看今朝领航苍穹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
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
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00年10月31日凌晨,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 摄
2(2)02(2)4(4)年(nian)5(5)月(yue)8(8)日(ri)在(zai)北(bei)大(da)荒(huang)集(ji)团(tuan)前(qian)哨(shao)农(nong)场(chang)有(you)限(xian)公(gong)司(si)农(nong)民(min)在(zai)装(zhuang)配(pei)有(you)北(bei)斗(dou)导(dao)航(hang)辅(fu)助(zhu)直(zhi)行(xing)系(xi)统(tong)的(de)高(gao)速(su)插(cha)秧(yang)机(ji)上(shang)进(jin)行(xing)水(shui)稻(dao)插(cha)秧(yang)作(zuo)业(ye)新(xin)华(hua)社(she)记(ji)者(zhe)张(zhang)涛(tao)摄(she)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
1999年12月20日
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澳门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
开启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澳门也成为世界观察“一国两制”伟大创举的窗口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劳工子弟学校学生参加“迈向美好明天大巡游”。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2024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隆重举行升旗仪式,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这让另一片场地中盘坐在一块块巨石上正在吞吐天精的一些老人也都露出笑容。
这是一项跨世纪的调水工程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
2014年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10年来
这个调水工程
正在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
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拼版照片: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上图);参加通水仪式的嘉宾在仪式现场品尝来自丹江口的水(下图)。当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这是2024年3月22日拍摄的丹江口水库。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丹江口库区持续深化水质保护,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治水护水工作,丹江口水库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水质。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岁月无声
光影留痕
历史发生的那一瞬
勾起多少属于你的回忆?
在2024年的尾声
让我们收回对过去的思绪
将这本厚厚的时光相册轻轻合上
再将期待蓄满
准备翻开新的一页
这是2024年1月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边拍摄的日出。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制作:方欣、张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