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徐霁
当几个大股东已对永辉超市失去耐心的时候,名创优品突然杀出,欲以62.7亿元接盘。
借此,全球连锁巨头牛奶国际、京东,在长期的坚守后,从永辉超市流血退出。
对于永辉超市的未来,牛奶国际、京东和名创优品之间的态度,为何截然不同?真的只有叶国富看懂了永辉?
答案,只能交给时间。
抄底
豪掷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601933.SH)29.4%股权,名创优品绝不是盲目为之。
为此,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于7月30日专程前往郑州考察。
郑州永辉信万广场店,是永辉超市在胖东来的帮扶之下调改的第一家门店,6月19日恢复营业。
据媒体报道,重新开业当天,郑州永辉信万广场店日营业额达到188万元,重开首月,日均销售额180万元、日均客流过万人,为调改前的10倍和5倍。
在郑州的几天里,叶国富亲自去“探店”。他看到,即便是在周四下午2点的冷门时段,调改后的永辉超市里,依然人头攒动。
8月7日,胖东来帮助永辉调改的郑州瀚海海尚店重开,叶国富再次来到郑州。
9月23日晚,名创优品(09896.HK)披露公告,拟通过子公司骏才国际以2.35元/股,收购牛奶国际、京东世贸、宿迁涵邦所持永辉超市26.68亿股,成为第一大股东。当天,永辉超市收于2.25元/股,可以说,交易几无溢价。
公告披露当晚,名创优品召开电话会,对交易进行说明。
永辉超市曾是市值超千亿、年营收超900亿元的民营商超巨头,在叶国富看来,当前正是“抄底”的机会点。他表示,中国的线下超市正面临20年一遇的结构性机会。
叶国富说,过去的十几年,他走遍全球,看了各种零售业态和模式,最终得出结论,比Costco、山姆等更优秀的是胖东来模式,“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的唯一出路。”山脉中十分危险,那些异兽凶禽过于强大与恐怖,每一次去狩猎都可能会有人丢掉性命。
对于分析师们的“不理解”,叶国富表现得相当自信,希望大家给点耐心,相信他的眼光,“别的地方我会做错,但在零售这一块不会。”清晨用功,无论是成年人,亦或是老人与孩子,这是每一个人自幼就已养成的习惯。
电话会上,名创优品方面表示,交易预计会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不会控制永辉超市董事会多数席位,也就意味着,永辉超市仍将维持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状态。
市场似乎并不相信叶国富的豪言壮语。收购消息披露后首个交易日,名创优品美股和港股分别大跌16.65%和23.86%。永辉超市在A股整体利好的刺激下,9月24日,一字涨停。
逃离
看(kan)好(hao)永(yong)辉(hui)超(chao)市(shi)的(de)不(bu)只(zhi)有(you)叶(ye)国(guo)富(fu)只(zhi)不(bu)过(guo)曾(zeng)经(jing)的(de)他(ta)们(men)如(ru)今(jin)都(dou)成(cheng)了(le)名(ming)创(chuang)优(you)品(pin)抄(chao)底(di)永(yong)辉(hui)的(de)背(bei)景(jing)板(ban)
坚守长达十年,牛奶国际终于决定全面退出,将所持永辉超市全部股份转让给名创优品。尽管,从账面上看,这是一笔血亏的买卖。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零售巨头,牛奶国际与名创优品,在永辉超市身上,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未来。
说起牛奶国际,普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旗下的惠康、万宁、7-11等品牌,个个如雷贯耳。
2014年,牛奶国际出资57亿元入股永辉超市,成为单一第一大股东。通过资本联姻,永辉超市可得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强大的供应链支持,而牛奶国际可借此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其后,牛奶国际又持续加仓永辉超市,目前持股21.08%,是稳定的第一大股东。
本次交易,牛奶国际转让全部持股,获得的对价是44.96亿元。
京东也曾是永辉超市坚定的支持者,这一次,也选择了放手。
2016年,京东系两家公司,以4.425元/股参与永辉超市定增,合计出资42.35亿元,获得10%股权。
3年限售期后,京东仍有丰厚的账面收益,但没有减持,期间,还多次高位增持,持股曾达到13.39%,仅次于牛奶国际。
2023年,曾有消息传出,京东有意继续加大投资永辉超市,并最终实现控股。这则传言,一度刺激永辉超市股价大涨。
可是,故事没有按照股民期望的情节发展。今年3月、6月,宿迁涵邦、京东世贸相继出台减持计划,幻想破灭。
4(4)月(yue)1(1)6(6)日(ri)7(7)月(yue)1(1)2(2)日(ri)宿(xiu)迁(qian)涵(han)邦(bang)通(tong)过(guo)集(ji)中(zhong)竞(jing)价(jia)以(yi)2(2)1(1)8(8)2(2)8(8)9(9)元(yuan)股(gu)减(jian)持(chi)永(yong)辉(hui)超(chao)市(shi)9(9)000多(duo)万(wan)股(gu)套(tao)现(xian)2(2)3(3)1(1)亿(yi)元(yuan)完(wan)成(cheng)了(le)减(jian)持(chi)计(ji)划(hua)期(qi)间(jian)京(jing)东(dong)世(shi)贸(mao)通(tong)过(guo)大(da)宗(zong)交(jiao)易(yi)减(jian)持(chi)1(1)6(6)2(2)1(1)万(wan)股(gu)减(jian)持(chi)计(ji)划(hua)尚(shang)未(wei)实(shi)施(shi)完(wan)毕(bi)
本(ben)次(ci)与(yu)名(ming)创(chuang)优(you)品(pin)的(de)交(jiao)易(yi)京(jing)东(dong)系(xi)将(jiang)合(he)计(ji)转(zhuan)让(rang)7(7)5(5)5(5)亿(yi)股(gu)对(dui)价(jia)1(1)7(7)7(7)4(4)亿(yi)元(yuan)交(jiao)易(yi)完(wan)成(cheng)后(hou)京(jing)东(dong)世(shi)贸(mao)仍(reng)将(jiang)持(chi)有(you)永(yong)辉(hui)超(chao)市(shi)2(2)9(9)4(4)股(gu)权(quan)
永辉超市的大股东中,只有腾讯一直按兵不动。2017年,腾讯以8.81元/股,受让张轩松、张轩宁兄弟所持上市公司4.785亿股,耗费42亿元,目前已浮亏超过30亿元。
拯救
曾经神一般存在的永辉超市,如今,需要强力拯救。
1995年,从福州起步的“古乐微利”超市,凭借创始人张轩松、张轩宁兄弟的拼搏精神和经商头脑,变身永辉超市,征战全国市场。
即便,在家乐福、沃尔玛等全球巨头,将本土连锁超市打得七零八落时,永辉超市也毫不示弱,通过一手生鲜绝活,走出了一条独立行情,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在资本的加持之下,永辉超市在产业链上下游、区域同业之间频频出手,短短几年间,建立起了庞大的“永辉系”。
2020年,公司攀上巅峰,营业收入突破900亿元。命运的转折,也由此开始。
2021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3年,已跌至786.4亿元。期间,公司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合计亏损达80.36亿元。
今年,永辉超市的经营情况仍未根本好转,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0.11%和26.34%,扣非净利润更是爆降69.94%。
公司不得不关店止损,今年前8个月,就已关闭门店136家。
困境中,永辉超市左支右绌,将很大的希望,寄托在了胖东来的帮扶上。永辉在郑州的几家超市,接受胖东来的调改,取得初步成功。永辉超市已在全国多地门店,启动自行调改。
名创优品的进入,又将给永辉超市带来什么?
已明确的是,永辉可借助名创优品的优势,以较低成本开发更优质的自主产品,提高差异化竞争力。当然,名创优品也将借助永辉的门店优势,拿到更多的优质点位。
但是,一切的前提是,永辉超市需要通过调改,证明胖东来模式,具有全国性复制的可能性。小不点上前走了两步,将块比他还高的青石抱了起来。
“大家都看不懂就对了,如果都看得懂我就没有机会了。”9月23日晚,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自己朋友圈写下的这段话,意味深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