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诗五首·其五大全

  • 《咏春笋》

    【作品介绍】 ③银箭金壶:指刻漏,为古代计时工具。其制,用铜壶盛水,水下漏。水中置刻有度数箭一枝,视水面下降情况确定时履。秋月坠江波:黎明时的景象。“东方渐高”,东方的太阳渐渐升起。①玉人:美人,指歌女。少,稍。

  • 《增广贤文·上集》

    【作品介绍】 ②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⑤寄生:一种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树、杨树等枝杈上,靠吸取这些树的养分而存活。

  • 《七谏 其一 初放》

    【作品介绍】 ④寄:居处(chū),托身。轩: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抚:持。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 《度关山》

    【作品介绍】 (22)月华:月光。①官舍:即官府。萧萧:象声词,草木摇落声。闲官:指当时诗人所任商州团练副使之职。①幽篁:幽深的竹林。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 《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作品介绍】 ②田塍:田埂。参差:原指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稻田水光闪烁,明暗不定。白纻裙:白麻布做的裙子。纻,麻布。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的雨衣。田中歌:一作“郢中歌”。嘤伫:细声细气,形容相和的声音。如竹枝:像川东民歌《竹枝词》一样(句中句尾有和声)。怨响音:哀怨的曲调。不辨俚语词:听不懂歌词的内容。嘲嗤:嘲讽、讥笑,开玩笑。漠漠:广漠而沉寂。郎:年轻小伙子。乌帽:官帽,乌纱帽。东晋时为宫官所戴,至唐代普及为官帽。上计吏:也叫上计、计吏,是封建社会地方政府派到中央办理上报州郡年终户口、垦田、收入等事务的小吏。帝乡:帝王所在,即京都长安。侬:我,方言。谙:熟悉。眼大:眼眶子高了,瞧不起人。相参:相互交往。省门:宫廷或官署的门。汉代称宫中为省中,宫门为省闼(tà)。唐代中央政府中有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所以官署之门也称省门。轲峨:高大的样子。无度数:无数次。昨来:近来,前些时候。补卫士:填补了皇宫卫士的缺额。筒竹布:筒竹布即是一筒竹布。官人:做官的人。指官。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 《边城落日》

    【作品介绍】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②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此处比喻人人肃静。①顶:顶头。突:高出周围。稠:浓郁。

  • 《羽林郎》

    【作品介绍】 ⑩于:语助词。征:行,这里指时光流逝。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或称别浦。脍:把鱼切成薄片。沉沉:悠远。则甚:做甚,做什么。②飚:飞扬,飘扬。青旗:青色的酒幌子。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 《荣木 其四》

    【作品介绍】 ⑤张睢阳:即唐朝的张巡。颜常山:即唐朝的颜杲卿,任常山太守。辽东帽:东汉末年的管宁有高节,是在野的名士,避乱居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市),一再拒绝朝廷的征召,他常戴一顶黑色帽子,安贫讲学,名闻于世。清操厉冰雪:是说管宁严格奉守清廉的节操,凛如冰雪。厉:严肃,严厉。①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 《高唐赋》

    【作品介绍】 ②小杜:杜牧。①逐:随,跟随。《玉篇》:“逐,从也。”这里可作迎合解。

  • 《登峨眉山》

    【作品介绍】 ⑦笏: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所持的手板。逆竖:叛乱的贼子,指朱泚。是气:这种“浩然之气”。磅礴:充塞。凛烈:庄严、令人敬畏的样子。⑧舟:一作“行”(17)妆镜台:梳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