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锦
咸丰十一年,历经内忧外患之后的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在万分不甘和惶恐忧虑之中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成为继嘉庆帝之后第二位病逝于紫禁城之外的皇帝(笔者按:不包括入关前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咸丰帝唯一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淳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先前由肃顺等赞襄政务八大臣定立新年号为“祺祥”,而后慈禧太后联络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杀八大臣,顺利夺取政权,改年号为“同治”。村中各户都是石屋,夜深人静,这里祥和而安谧,像是与外界的黑暗还有兽吼隔绝了。
自此,两宫太后(笔者按: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奕訢作为政府首脑辅政议政。就是那些身材高大魁梧、上半身、肌腱光亮并隆起的成年男子们,也都望了过来,带着笑意。
一、“学渣”皇帝
同治帝载淳就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继位为帝。这一年他才六岁。一个六岁的孩子能懂什么事,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健康长大,然后接受良好的帝王教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帝王罢了。于是,小同治按部就班的接受了最好的帝王教育,他的老师有体仁阁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祁寯藻,体仁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翁心存,文渊阁大学士、工部尚书倭仁(笔者按:蒙古正红旗人),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李鸿藻等,都是饱读诗书之士。
按理说,小皇帝既然有这么多优秀的老师,那么学业成绩应该不会很差。但事与愿违,同治帝这个孩子是一个非常不爱学习的典范,他一读书就犯困、走神,精力完全集中不下来。就这样一直混到他十四岁,按理说到了这个年纪两宫太后就应该归政给皇帝。
但两宫太后并没有这么做,并且给出了很“合理”的理由,那就是同治帝的学业成绩太差劲,连基本的奏折都看不明白,又如何处理繁杂的朝政呢?当然,有的人会说这是因为慈禧太后贪图最高权力,故意不放权给同治。但话又说回来了,也怪同治帝不争气,学术成绩太差劲。此刻同治帝想到了他的先祖康熙帝,康熙帝八岁即位,十四岁亲政,那会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皇帝了,而自己却还像个孩子一样。于是索性破罐子破摔,同治帝彻底地放飞自我,什么学习成绩,什么老师考核,都离得远远的吧!
二、母子不和
众(zhong)所(suo)周(zhou)知(zhi)慈(ci)禧(xi)太(tai)后(hou)的(de)性(xing)格(ge)是(shi)非(fei)常(chang)强(qiang)硬(ying)和(he)执(zhi)拗(niu)的(de)作(zuo)为(wei)她(ta)的(de)儿(er)子(zi)同(tong)治(zhi)帝(di)的(de)性(xing)格(ge)亦(yi)是(shi)如(ru)此(ci)笔(bi)者(zhe)按(an)就(jiu)连(lian)以(yi)后(hou)的(de)光(guang)绪(xu)帝(di)性(xing)格(ge)也(ye)是(shi)一(yi)样(yang)因(yin)为(wei)光(guang)绪(xu)帝(di)的(de)生(sheng)母(mu)是(shi)慈(ci)禧(xi)太(tai)后(hou)的(de)亲(qin)妹(mei)妹(mei)所(suo)以(yi)说(shuo)光(guang)绪(xu)帝(di)的(de)父(fu)亲(qin)是(shi)咸(xian)丰(feng)皇(huang)帝(di)的(de)弟(di)弟(di)母(mu)亲(qin)是(shi)慈(ci)禧(xi)太(tai)后(hou)的(de)妹(mei)妹(mei)光(guang)绪(xu)帝(di)本(ben)人(ren)既(ji)是(shi)慈(ci)禧(xi)的(de)侄(zhi)子(zi)又(you)是(shi)她(ta)的(de)外(wai)甥(sheng)所(suo)以(yi)在(zai)很(hen)多(duo)事(shi)情(qing)上(shang)往(wang)往(wang)母(mu)子(zi)二(er)人(ren)会(hui)吵(chao)到(dao)不(bu)可(ke)开(kai)交(jiao)骑(qi)虎(hu)难(nan)下(xia)的(de)地(di)步(bu)这(zhe)个(ge)时(shi)候(hou)作(zuo)为(wei)皇(huang)帝(di)嫡(di)母(mu)的(de)慈(ci)安(an)太(tai)后(hou)就(jiu)会(hui)起(qi)到(dao)居(ju)中(zhong)调(tiao)和(he)的(de)作(zuo)用(yong)尽(jin)力(li)地(di)去(qu)缓(huan)和(he)皇(huang)帝(di)和(he)西(xi)太(tai)后(hou)之(zhi)间(jian)的(de)矛(mao)盾(dun)
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基本都是以“孝”治天下,同治帝作为一国之君,应当作为万民和全国的表率,与其亲生母亲慈禧太后和睦相处(笔者按:因为慈安太后为人随和,性格温柔,所以同治帝与其嫡母慈安太后的关系较为融洽。其实这里面慈安太后也有难言之隐,因为同治帝毕竟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自己管教的过于严厉也不太合适,再加上慈安自身性格的原因,于是同治帝对慈安太后的好感要远大于对自己母亲慈禧的好感)。
成(cheng)年(nian)后(hou)同(tong)治(zhi)帝(di)愤(fen)恨(hen)慈(ci)禧(xi)太(tai)后(hou)的(de)地(di)方(fang)主(zhu)要(yao)是(shi)慈(ci)禧(xi)的(de)贪(tan)权(quan)寻(xun)常(chang)百(bai)姓(xing)家(jia)母(mu)子(zi)之(zhi)间(jian)一(yi)旦(dan)出(chu)了(le)大(da)矛(mao)盾(dun)尚(shang)且(qie)难(nan)以(yi)缓(huan)和(he)更(geng)何(he)况(kuang)是(shi)掺(chan)杂(za)了(le)最(zui)高(gao)权(quan)力(li)角(jiao)逐(zhu)的(de)皇(huang)家(jia)呢(ne)
三、婆媳不和
同治帝的皇后是阿鲁特氏,这是一个性格非常有特点的女性。通过某些影视作品也能看到,阿鲁特氏多次与慈禧争吵,最具有印象的一次是,阿鲁特氏大喊:自己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中宫皇后,慈禧没有资格去处理她的事!
原本同治大婚之前,为其挑选皇后候选人之时,慈禧太后便对阿鲁特氏不满,第一是因为阿鲁特氏长得不够很漂亮;第二是阿鲁特氏的父亲是状元出身,所以阿鲁特氏的文化水平非常高,这也是同治帝喜欢阿鲁特氏的原因之一,但慈禧感受到了危机,一旦阿鲁特氏和她一样热衷于政治,慈禧是一定比不过有文化修养的阿鲁特氏的;第三是因为选阿鲁特氏不光是同治帝一个人的想法,慈安太后也非常喜欢阿鲁特氏,这就让慈禧感到一丝寒心,在古代儿女的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自己的亲生儿子不听自己的,却听自己“竞争对手”慈安的话,这让她感到很恼火。这也导致婚后婆媳矛盾加剧,慈禧太后借着对儿媳的不满同时对儿子也产生不满。而同治帝这个无能之人在政治上没有建树,连家庭关系也处理不好,导致婆媳矛盾愈演愈烈。
四、行为不端
咸丰帝的好色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可能同治帝从小“耳濡目染”的原因,同治帝也是个“花心大萝卜”。朝廷的事他办不了,家里的矛盾他解决不了,索性就放飞自我,出宫寻乐!路过石村,它俯视下方,两只眼睛宛若两轮血月般,凶气滔天,盯着老柳木看了片刻,最终飞向了山脉最深处。
但同治帝周围都是太监,他们不认识道,也不知道哪里有乐子可寻,因为太监也不去那些“娱乐场所”。但有一个人打开了同治帝的大门,他就是恭亲王奕訢的儿子——载澄。
历史上对载澄的评价——玩世不恭、品行败坏、“公子哥”气的败类。这个人不学无术,整日花天酒地、寻花问柳,身为贝勒(笔者按:贝勒这一爵位仅次于亲王和郡王,在宗室贵族爵位中排第三)不光自己不洁身自好,还带着小皇帝同治出宫逛八大胡同......后来同治帝染上性病(笔者按:这一说法目前尚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但根据李寅教授在他的《皮影皇帝:李寅评说同治帝》一书中所说,然后再根据同治帝一生无子、去世前的发病症状以及他平时的不端行为来看,有很大可能是得了性病,但也不排除他确实死于天花,笔者在本文采用他死于性病这一说法)最后年仅十九岁去世,而载澄也在二十八岁去世,无任何子女,最终由其二弟载滢之子溥伟过继给他,并在以后继承了恭亲王的爵位(笔者按:恭亲王被慈禧太后封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所以代代都是亲王)。
五、情绪失常
这一条仅仅通过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原来载澄带着皇帝出宫寻花问柳的事被恭亲王奕訢知道了,奕訢作为皇帝的叔叔、铁帽子亲王、军机大臣、政府首脑,从国家和家庭角度,奕訢都应该劝告皇帝端正行为,奕訢确实也这么做了,但同治帝大发雷霆。
皇帝出宫“微行”,本来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现在整的满城皆知,你让皇帝的脸往哪放?同治帝狡辩,奕訢却说:是我的儿子载澄告诉我的,然后把他们哥俩去哪里逍遥的细节都说了出来。
同(tong)治(zhi)帝(di)不(bu)乐(le)意(yi)了(le)一(yi)道(dao)旨(zhi)意(yi)下(xia)发(fa)剥(bo)夺(duo)恭(gong)亲(qin)王(wang)世(shi)袭(xi)罔(wang)替(ti)的(de)权(quan)力(li)降(jiang)为(wei)不(bu)入(ru)八(ba)分(fen)镇(zhen)国(guo)公(gong)笔(bi)者(zhe)按(an)清(qing)朝(chao)宗(zong)室(shi)爵(jue)位(wei)排(pai)名(ming)亲(qin)王(wang)郡(jun)王(wang)贝(bei)勒(le)贝(bei)子(zi)镇(zhen)国(guo)公(gong)辅(fu)国(guo)公(gong)不(bu)入(ru)八(ba)分(fen)镇(zhen)国(guo)公(gong)不(bu)入(ru)八(ba)分(fen)辅(fu)国(guo)公(gong)这(zhe)还(hai)不(bu)解(jie)气(qi)同(tong)治(zhi)帝(di)当(dang)天(tian)又(you)下(xia)一(yi)道(dao)诏(zhao)书(shu)把(ba)奕(yi)訢(訢)贬(bian)为(wei)庶(shu)民(min)交(jiao)宗(zong)人(ren)府(fu)严(yan)加(jia)看(kan)管(guan)
这下两宫太后出面了,同治帝跪在两宫太后面前,两宫太后掩面哭泣道:如朝廷没有恭王,你何以至今天!结局很显然,恭亲王奕訢的一切处分都没有了,同治帝还挨了一顿臭骂。
真是幼稚!一国之君、万民之主竟是这样的德行,慈禧太后能掌权并不是偶然,这样的皇帝在位,大权必定会旁落,从另一方面来讲,慈禧太后作为皇帝的生母掌权,也没有引起外戚之乱,倒是一件好事。
综上来看,同治帝不学无术、缺失亲情、不会变通、行为不端、性格过激、破罐子破摔。这样的人,作为一个普通人尚且受人诟病,身为一国之君,只能说他是清朝最无能的皇帝了。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