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啊。
年底啦,感觉很多年度盘点选题可以做起来了,大家有啥想看的吗?
如果要盘点今年最出彩的秀场,Saint Laurent 2025春夏大秀一定榜上有名,秀场look帅得能把人掰弯。“哼哼哈嘿”小家伙口中发声,嫩嫩的小手臂卖力的挥动着,效仿大孩子们的动作,可是他太过幼小,动作歪歪扭扭,且步履蹒跚,摇摇摆摆,再加上嘴角间残留的白色奶渍,引人发笑。
前半场致敬了圣罗兰先生,让人想起他那句“名言”—— 我即为YSL女郎化身。▼
后半场致敬了圣罗兰先生的灵感缪斯——Loulou de La Falaise(以下简称露露)。▼
听名字可能陌生,但她的穿搭、风格我们早就见过。Saint Laurent这几年带火的大量感金属、珠宝首饰叠戴,甚至波西米亚风,最开始都是她带进品牌的。▼
缪斯负责散发魅力,设计师负责把他们看到的美具象化。设计师与灵感缪斯是相互成就的存在,也是大家爱讨论的佳话。
比如纪梵希与奥黛丽·赫本、老佛爷与伊娜。▼
但很多人不知道露露。就算知道她,也只是知道她是个美人,是圣罗兰先生的几位重要缪斯之一。
这对露露来说太不公平,实际上,她是一位相当有才华的配饰设计师。我们印象中圣罗兰黄金时代的样子,可以说是她和圣罗兰先生一起打造的。
《Vogue》著名时尚编辑Hamish Bowles曾这样评价:露露的配饰是YSL造型的标志性惊叹号。 图中配饰都是她的作品▼
2011年,圣罗兰先生离世3年后,露露也离开了,但现在依旧有不少秀场、大片在致敬她,足以说明她风格的经典。其他人也都露出异色,眼神火热,但很快又都熄灭了眸中的火焰,那种东西不是他们能得到的,远在山脉最深处,没人进的去。
“对于我们这些关注过她工作和娱乐的人来说,她不仅仅是圣罗兰先生最多彩的合作者, 更是自可可·香奈儿以来最生动的女性时尚人物之一。”和露露一起共事多年的 时尚编辑玛丽安·麦克沃伊在 《纽约时报》上说。
想写她很久了,今天就来聊聊宝藏露露:
波西米亚风引领者
喜欢圣罗兰先生的小伙伴们应该都见过这张图,左边是露露,红色是她最喜欢的颜色之一。右边是 Betty Catroux(圣罗兰先生的另一位灵感缪斯),他们仨很多时候都待在一起。 ▼
露露 ( Loulou de la Falaise) 是谁?
可能有小伙伴看名字能猜出她的身世。在法国一般名字里有de、de La的十有八九是贵族哈哈。
露露的爸爸是法国伯爵,妈妈是50年代的著名模特Maxime Birley, 还是夏帕瑞丽的灵感缪斯,这下知道露露的时尚感来自谁了。 据说Maxime为露露洗礼时还用了一点夏帕瑞丽Shocking香水。下图就是 Maxime,穿着夏帕瑞丽。 ▼
Maxime在所处的时代算是先锋女性,审美主流还是优雅路线时,她就留着超短发了;50年代,20几岁离婚在当时也很少见。
除了模特,她还做过演员、美食评论家、设计师,伦敦、纽约、巴黎到处跑。▼
有这样一位敢想敢做、自由奔放的妈妈,露露小时候也不是所谓的“乖小孩”。
Loulou在法语有时也会用来表示小淘气,中学的露露确实淘气,因为经常恶作剧三次被学校开除。
退学后正式开启了时尚之路,给著名时尚摄影师Helmut Newton做过助理、也给美国传奇设计师Halston设计过面料。
当时美版《Vogue》的主编戴安娜·弗里兰 (纪录片《眼睛要旅行》的主人公,女魔头安娜也把她当偶像)因为很喜欢露露的风格,还邀请她去做模特。▼
但露露觉得只是摆姿势太无聊。大家都觉得做模特很光鲜,其实也有不少模特吐槽过,觉得只是“ 令人摆布的漂亮玩偶,毫无灵魂”。
后来露露又跑去伦敦《女王》杂志做时尚编辑。
她的感情之路和妈妈很像——18岁时和一位英国伯爵结婚,但露露不是安安心心待在大庄园里做贵妇的主,婚后一年多分居,21岁便离婚了。▼
那段时期的露露像妈妈一样,不停换身份、职业、城市,比起安稳,更追求自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精神吉普赛人。
“我的家庭就是这样: 女性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想到我的母亲,她现在住在纽约,还有我的祖母,一位极其优雅的迷人女性: 她们一直把生活视为一场冒险,一直自由地生活,仿佛被施了魔法,就像吉普赛人一样;她们非常享受生活,喜欢轻松愉快,但从未失去对生活中真正重要价值的敏感性。”▼
露露也自然而然地爱上了波西米亚风, 喜欢去跳蚤市场淘衣服,还会叠戴大量感的民族风首饰,头巾也必不可少。
波西米亚风70年代盛行,露露60年代就在穿了, 她算得上是这一风格的引领者之一。▼
露露也会混搭大牌时装和二手衣物,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露露具有时尚杂志读者都想要拥有的特质——个人风格, 她从不直接照搬秀场上的搭配” 《Loulou & Yves》的作者佩特卡纳斯在书中说。▼
1968年,圣罗兰先生第一次见露露也被她的风格吸引了。据Betty后来回忆,当时露露穿了一条有点像窗帘的长裙,很嬉皮风,也很别致。
1969年在圣罗兰的巴黎左岸店,也是品牌第一家成衣店,左边是露露,右边是 Betty。▼
露露认为是自己波西米亚的生活方式,以及 在穿衣上更有想象力而引起了圣罗兰先生的注意。 ▼
1972年圣罗兰先生请露露加入了时装屋,帮助他捕捉那个时代的嬉皮士精神,并把波西米亚风带入了圣罗兰。圣罗兰1974年画报▼
无论是露露刚加入的70年代秀场,还是圣罗兰最新的2025春夏度假系列,都能看到露露的影子。▼
露露爱用的头巾、斗篷、大量感首饰也成了圣罗兰秀场的常客。▼
1977年,圣罗兰主持了露露的第二次婚礼,还亲自包办了礼服设计。好朋友就是时装大师,真是羡慕不来!
这身有着强烈异域风情的波西米亚风礼服,现在来看也非常前卫,简直写了露露的名字,不得不说圣罗兰真的很懂她。 ▼
露露对波西米亚风的钟情也体现在她的家里。
“我的品味始终如一。 我喜欢明亮、多色的面料和颜色。任何东西都能激发我的灵感,无论是旅行还是墙上的裂缝。”▼
我不是“被动”的灵感缪斯
圣罗兰先生无疑是偏爱露露的。当时他请露露加入时装屋时,并没告诉她具体要来做什么,他只是想更近地观察露露的个性、风格。
露露偶尔帮忙走秀,通常都是压轴的婚纱造型。秀场上的露露和平时挺不一样的,有另一种英气又典雅的美。▼
1962年品牌推出首个系列时,就出现在秀场上的“镇山之宝”——不对称心形珠宝,圣罗兰先生每场秀都会把它戴在最喜欢的模特身上。露露戴过很多次▼
很多时装屋请灵感缪斯,通俗点讲,就是请个美人每天过来溜达溜达。比如圣罗兰先生的另一位灵感缪斯Betty, 她也说过 她的天赋就是能吸引到大师。
但对露露来说灵感缪斯太被动了,几乎是加入时装屋的同年,她就开始 设计圣罗兰的珠宝、帽子、针织品。
“对我来说,缪斯是一个外表迷人但实际上很被动的人,而我却非常努力。 我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有时甚至到凌晨2点。我当然不是被动的。我从事珠宝和针织品的设计工作,以及系列之间的创作。”▼
很多人觉得配饰跟成衣设计没法比,露露可不这么认为。
“配饰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你出去吃饭,没有时间回家换衣服,你可以脱掉夹克,在你已经穿的衣服上加一件珠宝。这比在地铁换晚礼服要容易得多。” ▼
露露偏爱色彩丰富的衣服,她说她只有在心情不好时才穿黑色。2008年参加圣罗兰先生葬礼时是极少数全黑look之一。 ▼
配饰上用色也丰富大胆,充满想象力。
她也不追求最华贵的材质, 半宝石、珐琅、木材和水晶是她最爱用的。 ▼
翻看圣罗兰以前的时装秀,就会发现那些充满异国情调的造型,首饰、帽子常常是点睛之笔。▼
1976年的 “歌剧-俄罗斯芭蕾舞”系列,是圣罗兰最具历史意义,也是圣罗兰先生最喜欢的系列之一。
很多圈内人都认为,这个系列能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露露的配饰。 ▼
据说露露 一年要设计几百甚至上千件配饰。1977年她婚礼舞会上的月亮星星王冠也是她的设计,太美了!▼
我猜很多人看完这篇会想去淘Vintage首饰,可以试试心形、方形、花形的夸张耳环,在圣罗兰的秀场出现频率很高,属于经典款。 ▼
这两年很火的蝴蝶配饰,露露也早就设计过,无论秀场还是她自己都很爱用。 ▼
圣罗兰现在标志性的大金属手镯 (右),灵感也来自早期露露的设计 (左)。 ▼
2002年圣罗兰先生退休, 露露也退出了时装屋,并在一年后推出了自己的同名首饰、成衣品牌Loulou de La Falaise。
现在很多时装编辑做造型的时候,还会用露露品牌的首饰来搭圣罗兰的衣服。▼
除了配饰,圣罗兰先生在设计时装时也会和露露一起讨论,尤其是在配色上。
圣罗兰先生在 《Loulou & Yves》里说:“ 她是我的倾听者。我向她提出想法,她的想法更加清晰,事情也开始有了进展。她从不犯错。” ▼
她眼中的一切都是玫瑰色的
圣罗兰先生因为入伍抑郁过,很长一段时间都经受精神折磨,印象中很少看到他大笑的样子。而他每次和露露在一起时,总是笑得很开心,这一幕好有爱!
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她在我身边就像是一场梦。▼
“当我心情低落的时候,只要露露在我身边, 听见她的笑声,看见她充满活力的样子,我就感觉好多了。”▼
Betty和圣罗兰俩人凑在一起时,经常抱怨生活太糟糕,但露露完全相反,她觉得一切都很棒,她眼里的一切都是“玫瑰色”的。▼
露露是个夜猫子,有时候跳整夜的舞,但第二天早上9点总能准时去上班。这精力也很让人羡慕。
据说,90年代初圣罗兰先生身体不适时,她也会一起负责设计新系列,以至于时装屋的其他同事都喊她 Yves Saint Loulou。 ▼
露露后来创立品牌,其实没有想象中顺利,她说自己完全不懂商业,但总会慢慢变好的。
记得张爱玲在《小团圆》里写:“悲观者称半杯水为半空,乐观者称半杯水为半满,我享受现在半满的生活。”
露露的性格就很乐天派——我总是会想杯子是半满,而不是半空。▼
越了解露露越觉得,她是一位被隐去了名字的才女。她不是什么简简单单的灵感缪斯,这个职位听起来太像一位花瓶美人了,难以概括她这精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