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掏品新闻

《里斯本丸沉没》海报
方励(右)与“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幸存者威廉·班尼菲尔德(左)
方励(右)与营救盟军战俘渔民林阿根(中)
方励(右)与“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幸存者后代家属

羊城晚报记者李丽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这句电影《后会无期》主题曲的歌词背后,藏着一个发生在80多年前的真实惨烈故事。但这个故事的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828个。

2014年,担任《后会无期》制片人的方励,在东极岛听说了里斯本丸沉没的故事。进入电影行业之前曾从事过沉船打捞行业的他,带着海洋科技队伍定位了里斯本丸如今所在的位置。之后几年,他带着沉船的声呐影像,拜访了他所能找到的所有事件幸存者、遇难者家属乃至导致事件发生的美日相关人员的后代。里斯本丸沉没的故事,连同它沉没80多年后数百个家庭延绵不绝的悲哀,通过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呈现在世人面前。

电影在9月6日上映后,豆瓣开分9.2分,目前又升至9.3分。观众评价“在电影院流了一公升眼泪”“真实自有千钧之力”“近年来最震撼人心的电影”。最后,几十名青壮年男子在村头集合,由族长石云峰带着来到旁边的雷击木前,对着老柳树认真祈祷。

近(jin)日(ri)羊(yang)城(cheng)晚(wan)报(bao)记(ji)者(zhe)独(du)家(jia)专(zhuan)访(fang)了(le)里(li)斯(si)本(ben)丸(wan)沉(chen)没(mei)制(zhi)片(pian)人(ren)兼(jian)导(dao)演(yan)方(fang)励(li)听(ting)他(ta)讲(jiang)述(shu)这(zhe)部(bu)电(dian)影(ying)诞(dan)生(sheng)的(de)幕(mu)后(hou)故(gu)事(shi)

“这么大的事,我们居然都不知道”

羊城晚报:2014年,您曾因为担任《后会无期》的制片人,在东极岛第一次听说了里斯本丸沉没的故事。当时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方(fang)励(li)很(hen)惊(jing)讶(ya)因(yin)为(wei)二(er)战(zhan)历(li)史(shi)上(shang)很(hen)多(duo)重(zhong)大(da)事(shi)件(jian)包(bao)括(kuo)几(ji)个(ge)中(zhong)国(guo)军(jun)民(min)拯(zheng)救(jiu)盟(meng)军(jun)的(de)案(an)例(li)我(wo)们(men)都(dou)非(fei)常(chang)熟(shu)悉(xi)但(dan)里(li)斯(si)本(ben)丸(wan)沉(chen)没(mei)这(zhe)么(me)大(da)的(de)事(shi)我(wo)们(men)居(ju)然(ran)都(dou)不(bu)知(zhi)道(dao)

羊城晚报:当时听说这段历史之后,你带队定位了沉船的位置。当时想过后来还会拍电影吗?

羊城晚报:找沉船的过程顺利吗?

方励:2016年我们开始找船,找到的时候,发现它跟书里描述的坐标相差很远,差了36公里。但当时那片海域,我们只找到了这艘大船。2017年我们带了更多海陆空的技术装备,最终从物理上和逻辑上证实了它就是里斯本丸。

羊城晚报:找沉船的过程,最触动你的是什么?

方励:我每次在海面上,想到脚下有828条生命葬身海底,就很唏嘘。要知道,这个数字超过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遇难者的一半。但如果不是当年中国渔民进场救人,里斯本丸的遇难者肯定会更多。

“一群等待了大半个世纪的孩子,一生没有爸爸”

羊城晚报:纪录片采访了大量当年遇难者和当事者的家属,更关键的是,两位在世的幸存者以及救人的中国渔民。当电影问世的时候,这些幸存者也已经离世了,所以这些采访是很珍贵的。

方励:没错,一开始我就是抱着进行“急救性采访”的想法去记录。比如林阿根老人,他是当年参与救人的中国渔民中唯一还健在的,我知道他的时候,他已经94岁了,很多事都不太记得了。另外,当时外界所知的最后一位幸存老兵丹尼斯·莫利,当时也已经98岁。我意识到,如果再不赶紧采访,里斯本丸沉船的人证就要消失了。

羊城晚报:在采访的过程中,你慢慢意识到,这是可以做成一部大电影的。

方励:对,我们采访了四五天,内心已经被触动和刺痛得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那是一群等待了大半个世纪的孩子,他们一生没有爸爸,无从祭拜,坟墓里都是空的。

命运的悲欢离合从来都是电影的经典题材,我觉得这个故事应该在大银幕上跟观众分享。

羊城晚报:第二阶段的采访,你甚至在国外打了广告去找那些幸存者和遇难者的后代?

方励:对,里斯本丸上有1800多个战俘,他们背后就是1800多个家庭。我们刚开始只采访到不足20个家庭,这肯定是不够的。但我没想到,这趟打广告竟然找来了380多个家庭。最关键的是,我们还在加拿大找到了另一位尚在人间的幸存老兵威廉·班尼菲尔德。

“船长刑满释放后郁郁寡欢,每天抽50根烟”

羊城晚报:电影里很多段采访都令人感动,但作为采访者的你反应很克制。不过其中一段,当家属展示遇难士兵当年被俘后给5岁的年幼弟弟所写的遗书,你突然冲出门外,这段真实反应被电影保留了。

方励:我们的电影有两条线。一条是当年惨烈的战争故事,另一条则是灾难背后人的悲欢离合。当讲述战争的时候,我是一个调查者,不会发表太多自己的看法。但当讲到家庭故事的时候,我的身份是什么?我纠结了很久。

那封信确实很触动我,那个士兵把自己的家托付给了家里唯一剩下的男人、一个不到5岁的小男孩。我也是家里的老大,有一个比自己小8岁的弟弟,所以我明白那种感受。当时我一下就受不了了,必须走出屋子平息情绪。没想到我们的摄影师追出来了,拍下了那一幕。后来大家讨论的时候,都觉得应该把这一幕放进去,因为这是一个感同身受的中国人的情感共鸣。我们觉得,应该让西方的观众看到今天的中国人对这个事件的态度。

羊城晚报:电影里还采访了里斯本丸船长的子女,这不容易做到吧?小不点长的很白嫩与漂亮,大眼睛乌溜溜的转动,整个人像是个白瓷娃娃,很可爱,稚嫩的动作,口中咿咿呀呀,憨态可掬。

方励:我最早在香港军事法庭的审判记录里看到过经田茂船长的陈述。当年他连续为日军驾驶了三艘轮船,都被击沉了,里斯本丸是最后一艘。里斯本丸沉没时,日军要求他把英国战俘用木板封在底舱里,他表示反对,但无法反抗。经田茂非常自责,沉船的时候把自己绑在栏杆上,打算随船自杀,没想到船断了,他最终没有死成。一群孩子,从四五岁到十几岁不等,能有数十人,在村前的空地上迎着朝霞,正在哼哈有声的锻炼体魄。

当我们给他们看当年军事法庭上经田茂的口供时,他们才知道那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我很庆幸能在老人的有生之年让他看到这部电影”

羊城晚报:电影里,里斯本丸遇难者们的后代来到了中国,跟父亲告别。这一幕看哭了很多人。您组织了这次告别仪式,为什么?

方励:我去采访各个家庭的时候,都会带着自己的工作手册,第一页就是里斯本丸在海底的声呐影像。你无法想象,这个影像对于遇难者后代来说多么重要,那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爸爸到底在哪儿。

是的,这次告别仪式非常重要。这不仅是一次告别,也是一次陪伴。在孩子们到来之后,他们不再是一群被遗忘的亡魂。

羊城晚报:影片去年在英国伦敦进行过试映,是为了第一时间让那些事件亲历者和他们的后代看到这个故事吗?

方励:是的。当时电影只进行了初剪,很多动画也没有做完。但很多老人已经等待了这部电影五年,我必须让他们早点看到。片中有一位遇难者后代是带着全家八口人来的,今年3月,他走了。我很庆幸能在老人的有生之年让他看到这部电影。

“事情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要大声讲出来”

羊城晚报:有很多观众评价,《里斯本丸沉没》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不亚于《泰坦尼克号》。

方励:里斯本丸的故事比泰坦尼克惨烈得多。泰坦尼克号的悲剧是因为自然灾害加人为失误,而里斯本丸沉没则是暴行导致,而且它的过程太戏剧化了——日本的武装运输船被美军鱼雷击中,没想到上面装了无数英军,最后是中国的渔民冒着枪林弹雨进去拯救生命……这个故事里的残暴和义举,没有编剧能编得出来,太值得搬上大银幕了。

事实上,我把这个故事做成大银幕电影的动因,其中一个正是电影《泰坦尼克号》。如果没有卡梅隆,全世界会有多少人知道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这就是大银幕的魅力。

羊城晚报:观众给了《里斯本丸沉没》很高的评价,目前影片的豆瓣评分达到了9.3分的惊人高分。你希望观众从片中得到什么?

方励:相比评分,我觉得影片的现实意义更重要。我特别想告诉今天中国的年轻观众,要珍惜和平、珍惜亲人、珍惜所爱。

羊(yang)城(cheng)晚(wan)报(bao)影(ying)片(pian)连(lian)续(xu)几(ji)天(tian)票(piao)房(fang)逆(ni)跌(die)这(zhe)说(shuo)明(ming)越(yue)来(lai)越(yue)多(duo)的(de)观(guan)众(zhong)开(kai)始(shi)关(guan)注(zhu)它(ta)

方励:我很希望大家都来感受和传播这个故事。里斯本丸沉没事件曾经是被遗忘和被否认的,但它就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的先辈正是目击证人,所以我们是最应该去讲这个故事的一群人。我们不光要讲,声音还要够大,要让全世界听到。

我一直在呼吁,每个《里斯本丸沉没》的观众其实都在参加一场接力赛。我们一起努力,别让刚刚被打捞出来的历史又沉下去了。

发布于:广东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