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4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题: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掏品新闻
新华社记者白旭、程露、邱冰清
“吴安”,是杨筱艳儿童历史小说三部曲第二部中的一名12岁男童的名字,他在日军的屠刀下侥幸逃生。
“‘安’是因为我希望他平安,而‘吴’是我外婆的姓。”杨筱艳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1937年11月,她的外公外婆从南京逃到重庆。不久,南京沦陷,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持续六周的大屠杀,至少30万人罹难,成为二战惨案之一。院内的灶台前,陶罐内白色汁液沸腾,奶香扑鼻,他正在熬煮兽奶,此外不时将一些药草等投放进去,以木勺慢慢搅动。
我(wo)有(you)一(yi)种(zhong)责(ze)任(ren)感(gan)要(yao)把(ba)这(zhe)段(duan)历(li)史(shi)以(yi)儿(er)童(tong)小(xiao)说(shuo)的(de)形(xing)式(shi)写(xie)给(gei)孩(hai)子(zi)们(men)让(rang)他(ta)们(men)记(ji)住(zhu)那(na)时(shi)发(fa)生(sheng)了(le)什(shen)么(me)5(5)5(5)岁(sui)的(de)杨(yang)筱(xiao)艳(yan)说(shuo)
随着亲历者渐渐离世,很多像杨筱艳一样的人接过了历史传承的接力棒。
2014年12月7日,常志强和女儿常小梅在家祭中向当年遇难的亲人献花。新华社记者沈鹏摄
当他们离开
直到去世前,常志强都记得南京城昔日的繁华。“杂技魔术马戏什么都有,每天24小时有卖小吃的,外国人也很多。”他曾这样告诉记者。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破,数十万人命运随之改变。
9岁的常志强目睹亲人丧生在日军的刀枪之下:父亲和弟弟们被日军杀害,胸口被日军刺伤的母亲挣扎着给最小的弟弟喂了最后一口奶后死去,眼角还挂着泪珠。常志强惊吓过度,昏死过去,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童(tong)年(nian)的(de)创(chuang)伤(shang)折(zhe)磨(mo)了(le)常(chang)志(zhi)强(qiang)一(yi)生(sheng)直(zhi)到(dao)十(shi)多(duo)年(nian)前(qian)有(you)日(ri)本(ben)学(xue)者(zhe)来(lai)到(dao)他(ta)家(jia)中(zhong)女(nv)儿(er)常(chang)小(xiao)梅(mei)才(cai)深(shen)入(ru)了(le)解(jie)父(fu)亲(qin)与(yu)南(nan)京(jing)大(da)屠(tu)杀(sha)之(zhi)间(jian)的(de)联(lian)系(xi)
第二天,常小梅陪父亲参加幸存者联谊会。记者围上来时,她下意识后退,父亲突然抓住她的手说:“你不要走啊。”
“父亲很少表露自己的情感,那样的眼神我从未见过。我觉得应该为他做点什么。”常小梅说,从此,她陪父亲出席证言集会、和平宣讲、纪录片拍摄、家庭祭告等活动,逐渐了解了家族的劫难。
常小梅发现,还有一些人并不了解南京大屠杀。一次乘火车时,一位年轻人听说常小梅来自南京,就说自己对南京大屠杀所知很少,问了常小梅很多问题,这令她很受触动。
“要为这段历史做点事情。”2017年,她开始记录父亲的经历及其对他后半生的影响,2020年出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这本书还被译成日文、英文。
2022年12月,常志强去世。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位。1987年南京首次统计幸存者时,记录在册的共有1756名。
“幸存者中,能讲述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常小梅在2022年成为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截至目前,这样的传承人已有32人,年龄最小的9岁。他们代表幸存者赴日参加证言活动、记录幸存者口述生活史并出版成书、开通社交媒体账号讲述历史,以不同方式传递历史真相。未来,这支队伍还将继续扩容。
今年65岁的常小梅常到小学讲课,希望激励年轻一代树立历史责任感,并计划将父亲的经历改编为绘本,向更多孩子讲述这段历史。
当他们长大
同常小梅一样,杨筱艳在1991年外公去世时才得知家族与南京大屠杀的联系:尽管当年逃离了南京,两位舅舅却在那场劫难中遇难。
17年后,她在图书馆偶然翻阅南京大屠杀史料,萌生了向孩子们讲述这段历史的念头。
“一个民族没有过去就没有未来,年轻人正是‘三观’形成的时期,希望他们能多看历史书。”她的相关系列作品《荆棘丛中的微笑》已完成前两本《小丛》和《吴安》,其中《小丛》还售出了阿拉伯语的版权。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调研时杨筱艳曾深陷史料三个月,常做噩梦。“写给孩子的书,我会避免直接的血腥描写,但也不能对暴行完全回避,不然作品没有力量。”
仅有一次,她在讲座上遇到一个小女孩说:“妈妈不让我读,她觉得(书中一些内容)太可怕了。”她告诉小女孩,长大一点再读。
但更多时候,她听到家长们表示,以前不了解这段历史,会买书陪着孩子读。
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当警报声在南京城响起,作为小学英语老师的杨筱艳总会对学生说:“在1937年听到这个声音,你是不可能坐下来读书的,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985年落成开放,馆址选择在江东门,那里曾是日军集体屠杀与死难者尸体集中掩埋的一处主要地点。
纪念馆里有一处装置,让杨筱艳觉得很震撼——每隔12秒就有一滴水落下,象征着在87年前那段时间里,每12秒就有一个鲜活的生命逝去。确切的说,这是一株雷击木,在很多年前曾经遭遇过通天的闪电,老柳树巨大的树冠与旺盛的生机被摧毁了。
自(zi)2(2)01(1)4(4)年(nian)成(cheng)为(wei)国(guo)家(jia)公(gong)祭(ji)仪(yi)式(shi)固(gu)定(ding)举(ju)办(ban)地(di)后(hou)纪(ji)念(nian)馆(guan)每(mei)年(nian)迎(ying)来(lai)约(yue)5(5)00万(wan)人(ren)次(ci)参(can)观(guan)今(jin)年(nian)以(yi)来(lai)馆(guan)方(fang)收(shou)到(dao)观(guan)众(zhong)留(liu)言(yan)共(gong)计(ji)1(1)2(2)5(5)2(2)7(7)8(8)份(fen)高(gao)频(pin)词(ci)包(bao)括(kuo)历(li)史(shi)和(he)平(ping)铭(ming)记(ji)祖(zu)国(guo)繁(fan)荣(rong)等(deng)
据统计,纪念馆11个新媒体平台用户中,35岁以下群体约占七成。新浪微博上“国家公祭”和“国家公祭日”双话题阅读量从2014年20多亿增至2024年320多亿。
愿世界和平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靠近挹江门和中山码头两个丛葬地,当年由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建立。南京大屠杀期间,居住在那里的马吉用一台16毫米摄影机,秘密拍摄下珍贵影像,成为留存至今有关南京大屠杀唯一的动态画面。
副校长史小兵曾在纪念馆担任义务讲解员。他观察到,南京大屠杀不仅已成为许多南京人熟知的历史,近年来年轻人对其了解也显著增加。
“未来要一代代的孩子们承载,他们该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史小兵说,学校每年12月设“爱国艺术月”,希望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知道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懂得居安思危。
16岁的高中生陈宝仪是今年公祭日学校晨会的主持人。受军人父亲影响,她从小就知道南京大屠杀。这些年的学习和参观,让她更理性看待这段惨剧。“国弱则民辱,国强则民立。我们有责任建设更强大的国家,避免悲剧重演。”她说。
史小兵说:“记住历史不是记住仇恨。”
杨筱艳也赞同这一观点。“我们要传递的信息不是仇恨任何一个国家,而是仇恨军国主义者发起的战争。”她表示,希望能培养年轻人的思辨能力,让他们有正确的历史观,也希望世界永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