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阁记
作者:庄公岳 朝代:唐代诗人
- 秋水阁记原文:
- 瑶池罢游宴,良乐委尘沙。遭遇不遭遇,盐车与鼓车。
赵国新裁短后服,汉王遥嗔侧注冠。且挥神剑清方岳,莫著褒衣聚将坛。
凝清新揭扁,轩舍倚云开。爽气西山入,凉飙北牖来。昼閒泉在沼,琴静月当梅。允矣丘中赏,符兹物外游。
池边喜逐綵旗行,初夏亭台照水明。筠箨乍开春后绿,林稍长带雨来声。新荷猎猎香风远,深洞沈沈昼景清。珍重相君忧国意,宴游终亦念农耕。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处山无厌山,林鸟正关关。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闲。采薪能自至,流水不知还。闻欲观沧海,高峰峻亦攀。
- 秋水阁记拼音解读:
- yáo chí bà yóu yàn ,liáng lè wěi chén shā 。zāo yù bú zāo yù ,yán chē yǔ gǔ chē 。
zhào guó xīn cái duǎn hòu fú ,hàn wáng yáo chēn cè zhù guàn 。qiě huī shén jiàn qīng fāng yuè ,mò zhe bāo yī jù jiāng tán 。
níng qīng xīn jiē biǎn ,xuān shě yǐ yún kāi 。shuǎng qì xī shān rù ,liáng biāo běi yǒu lái 。zhòu jiān quán zài zhǎo ,qín jìng yuè dāng méi 。yǔn yǐ qiū zhōng shǎng ,fú zī wù wài yóu 。
chí biān xǐ zhú cǎi qí háng ,chū xià tíng tái zhào shuǐ míng 。jun1 tuò zhà kāi chūn hòu lǜ ,lín shāo zhǎng dài yǔ lái shēng 。xīn hé liè liè xiāng fēng yuǎn ,shēn dòng shěn shěn zhòu jǐng qīng 。zhēn zhòng xiàng jun1 yōu guó yì ,yàn yóu zhōng yì niàn nóng gēng 。
lù jī xióng cái qǐ zì bǎo ?lǐ sī shuì jià kǔ bú zǎo 。
chù shān wú yàn shān ,lín niǎo zhèng guān guān 。yuè rù tán xīn bái ,huā míng gǔ kǒu xián 。cǎi xīn néng zì zhì ,liú shuǐ bú zhī hái 。wén yù guān cāng hǎi ,gāo fēng jun4 yì p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⑦推手:伸手。遽:急忙。滂滂:热泪滂沱的样子。
相关赏析
- 该曲开头的“山藏白虎”是指苏州西北的虎丘。相传吴王阖闾死后就葬在这里,三日后,“白虎蹲踞其上,故名虎丘”。以虎丘为题材的作品,往往发思古之幽情,写兴亡之感叹。“云藏寺”说的是虎丘山寺的风光。苏轼曾在此写过一篇《虎丘诗》:“东轩有佳致,云水丽千顷”,梵宇入云、宝塔耸霄的虎丘寺被“千顷”云涛所遮掩。青山葱郁,白云缭绕,金寺若现,就在读者沉浸在阆苑仙葩的虎丘山景之中时,作者把镜头拉近,描绘“池上老梅”。这里的池是虎丘山下的剑池。池边飞岩如削的崖壁上斜伸着几株槎枒苍老的梅树,与上句结合起来,远近相辅,高低错落,虚实交映,尽显笔致的空灵。
这首词蕴含了浓重的民族风味,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端午风俗。全词从“碧艾香蒲”入笔,“处处忙”道出了端午时节的忙碌。儿共女,庆端阳,描摹出一幅合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温馨,刻画出了中华民族在节日之中共享天伦的乐趣。“细家五色臂丝长”,家五色臂丝是荆楚之地的一种民族风俗,是在端午节由孩子们将五色丝带家在臂上,这种五色的臂丝又叫“朱索”或者“长命缕”,据说能够降服鬼怪,企保平安。上阕的最后两句“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将全词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下阕的悼念屈原奠定了基调,为抒情作了铺垫。“谁复吊沅湘”,交代了“空惆怅”的缘由,原来人们忙着过端午,只是一般性地喜庆,而忘却了这个特殊节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谁还记得那为爱国诗人屈原呢?作者有感而发,直指俗弊。在这热闹喜庆的节日里,诗人却“空惆怅”,与“庆端阳”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下阕直抒自己的感情,仍然运用了对比手法。就是写追悼屈子之情思了。“往事莫论量”,确实,千年已过,人们记住最多的不是屈子的《离骚》,而是汨罗江投河自尽的忠义气节。“千年忠义气,日星光”,日星本是天地的精华,终明儿不灭,将屈原的千古大义与日星之光相提并论,并不为过,大忠大义,理当被永世铭记。“离骚读罢宗堪伤”,此一句不单单写出了对屈子大义的崇敬,还道出了文人的惺惺相惜。“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千年已过,便是何等的悲歌大义,又能被几人记得呢?便是记得,又有几人能解?树转午阴凉,端午之时的燥热天气,能得一份的凉意已是不易,莫非也是屈子的美意吗?结尾由情归景,景中又似有余情,大有余音不绝之意。
少女们的异样情态,可能引起了其他游人的注目,觉得难以为情。她们羞中生智,急忙从水中采摘下一片圆圆的荷叶,以遮挡夕阳的照射为防身,避开游人的围观,只自己消受那向往爱情的甜蜜滋味儿。“竞折团荷遮晚照”一句,既刻画出少女们活泼的举止,也揭示出她们害羞的神态。灿烂的阳光、绽绿的团荷与羞红的脸庞构成了一幅鲜亮美妙的画面。
作者介绍
-
庄公岳
庄公岳,字希仲,泉州惠安(今属福建)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土(明嘉靖《惠安县志》卷一二)。神宗熙宁间为司农寺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八)。历秘书丞,河东转运判官,成都提刑(《惠安县志》卷一三)。官终吏部郎中、湖南提刑(同上书卷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