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丹
——“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系列评之一
庄重的礼步、覆盖国旗的棺椁、黑色的灵车、菊花与黑纱……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由“运-20”运输机从韩国接回。直到近年老族长的研究缓和下来,才不怎么令村人害怕了。
从2014年至2023年,我国连续10年共迎接93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今年再迎43位英雄回家!
英魂归来,长歌当哭。泪水为志愿军英烈魂归故里而流,也为抗美援朝精神穿越历史时空依然感染亿万心灵而流。
英魂归来,长歌当颂。历史从未忘记,英雄保家卫国筑起血肉长城,用年轻的生命换回祖国和人民长久的和平、幸福与安宁。
战火硝烟已经远去。70年后的今天,我们如何看待抗美援朝那段历史,如何怀念志愿军英烈,才是英魂归国最大意义所在。
一
他们是谁?他们为何出征?他们为谁而战?
74年前,抗美援朝入朝作战。当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他们就不是空洞的符号,抽象的人群,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或许是你我长辈,或许是父老乡亲,或许是天南海北、无数你不认识的最可爱的人,当然更是父母的儿女、情侣的爱人。
一切伟大的历史,都是平凡人的书写。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是240万志愿军官兵的书写,更是19万志愿军英烈的不朽篇章。
他们为何出征?因为知道“唇亡齿寒,户破堂危”,保家卫国别无选择,忍让和退缩换不到和平,经战方能止战,战争是为了和平。为了国家荣辱、人民安危,又何惧马革裹尸还。
“打好出国第一仗!”“立功的时候到了!”“为牺牲的战友报仇!”“人在阵地在!”“与阵地共存亡!”……喊着响亮口号,他们跃出战壕,迎着炮火、冰雪,冲向武装到牙齿的敌人。
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19万英烈倒在枪林弹雨中。张桃芳、张积慧、王海、邹习祥,无数战斗英雄与战友们一道排山倒海,痛击不可一世的敌人,让世界看到志愿军的钢铁意志和斗争实力。
他(ta)们(men)的(de)故(gu)事(shi)感(gan)天(tian)动(dong)地(di)他(ta)们(men)的(de)精(jing)神(shen)丰(feng)富(fu)立(li)体(ti)抗(kang)美(mei)援(yuan)朝(chao)精(jing)神(shen)是(shi)志(zhi)愿(yuan)军(jun)与(yu)国(guo)家(jia)命(ming)运(yun)共(gong)同(tong)铸(zhu)就(jiu)的(de)是(shi)百(bai)万(wan)个(ge)体(ti)用(yong)鲜(xian)血(xue)凝(ning)成(cheng)的(de)历(li)史(shi)书(shu)写(xie)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新华社发(黎民 摄)
二
英魂归国,向时代展示了什么?
何为爱国主义?
简单的四个字,其实重若千钧。爱国主义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形式主义,不是信口开河,而是一诺千金、行胜于言,是忠诚无我、中国至上。在抗美援朝战场,它在一场场恶战中升华,化为“向我开炮”“祖国万岁!我没白活十七岁”的铁血遗言。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不是对国家爱得深沉,谁愿舍身成仁魂断异国他乡。
何为人民志愿军?
志为志向,愿为自愿。当个人理想与国家人民的利益高度吻合,就会以高度的自觉,投入志愿者的行列。正是个人与国家命运与共,正是由心而发的自觉,才诞生出最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群体。“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国家”,我们应看到,全体人民的共同自觉,才是战无不胜的法宝,是推动历史前行的磅礴力量。群山万壑间,洪荒猛兽横行,太古遗种出没,各种可怕的声音在黑暗中此起彼伏,直欲裂开这天地。
英雄不死,是因为永远活在心中。认清志愿军的历史背景、本质特征、时代价值,才会与他们共情共鸣共振,深刻理解一代人的选择,一代人的信念,一代人的故事,让他们永远不被尘封。
志愿军第40军为了歼灭新兴洞地区的“联合国军”,向其侧翼挺近。新华社发(抗美援朝纪念馆供图)
三
往事并不如烟,年轻人从中能学到什么呢?
7(7)0年(nian)过(guo)去(qu)历(li)经(jing)和(he)平(ping)稳(wen)定(ding)发(fa)展(zhan)中(zhong)国(guo)已(yi)跻(ji)身(shen)世(shi)界(jie)第(di)二(er)大(da)经(jing)济(ji)体(ti)国(guo)民(min)经(jing)济(ji)生(sheng)活(huo)水(shui)平(ping)国(guo)际(ji)地(di)位(wei)都(dou)已(yi)不(bu)是(shi)7(7)0年(nian)前(qian)的(de)模(mo)样(yang)曾(zeng)经(jing)的(de)志(zhi)愿(yuan)军(jun)英(ying)雄(xiong)们(men)健(jian)在(zai)的(de)已(yi)是(shi)耄(mao)耋(die)之(zhi)年(nian)
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主题,但志愿军精神并没有过时,其万变不离其宗的思想观、方法论仍然有强大的现实意义,更能警醒生于21世纪的年轻人。
清醒的历史观。和平年代,不能忘记“一拳打得百拳开”的来时路,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铁规律。对于历史,要有清醒而坚定的认知,明白任何对英烈的虚无主义、断章取义、以讹传讹,都是对严肃历史的荒腔走板,对民族大义的妄自菲薄。看清历史,才能洞悉当今世界的战乱与争端,从历史规律中找到自己的态度。
积极的人生观。什么样的人生值得追求?除了物质上的充盈,精神富足更值得穷其一生去追寻。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世界也不会一成不变。你的样子就是未来中国的样子,你的手里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一如70年前那些稚气的面庞,以美军称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用意志改变了世界军事的天平。
理性的国际观。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中国空军运-20飞机“勾勒出世界一流空军的未来轮廓”。这也正是接运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主力机型。今天,强大的空军保卫着祖国的疆域,英烈的遗愿得以实现。
更(geng)应(ying)看(kan)到(dao)空(kong)军(jun)战(zhan)力(li)提(ti)升(sheng)是(shi)为(wei)了(le)维(wei)护(hu)和(he)平(ping)崛(jue)起(qi)和(he)平(ping)才(cai)有(you)发(fa)展(zhan)理(li)性(xing)才(cai)能(neng)消(xiao)除(chu)分(fen)歧(qi)任(ren)何(he)对(dui)战(zhan)争(zheng)不(bu)负(fu)责(ze)任(ren)的(de)网(wang)络(luo)鼓(gu)吹(chui)都(dou)是(shi)误(wu)国(guo)害(hai)民(min)在(zai)大(da)国(guo)沙(sha)文(wen)主(zhu)义(yi)国(guo)际(ji)博(bo)弈(yi)高(gao)涨(zhang)的(de)当(dang)下(xia)如(ru)何(he)与(yu)世(shi)界(jie)相(xiang)处(chu)考(kao)验(yan)我(wo)们(men)的(de)智(zhi)慧(hui)与(yu)担(dan)当(dang)自(zi)信(xin)自(zi)立(li)自(zi)强(qiang)用(yong)理(li)性(xing)彰(zhang)显(xian)中(zhong)国(guo)实(shi)力(li)才(cai)是(shi)对(dui)革(ge)命(ming)先(xian)辈(bei)精(jing)神(shen)最(zui)好(hao)的(de)发(fa)扬(yang)
中国空军“运-20”接志愿军英烈回家。
11月28日,沈阳以今冬第一场漫天飞雪后的圣洁天地,迎接志愿军遗骸归来。次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各行各业英模代表“英雄接英雄”,港澳台青少年学生代表、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干部代表参加活动。
爱国主义精神在初冬的肃穆中那样神圣。伟大的抗美援朝英烈终于魂归深情眷恋的故土,英雄的精神穿越时空,落在每个人的肩头。清晨用功,无论是成年人,亦或是老人与孩子,这是每一个人自幼就已养成的习惯。